河湟五千年

21.11.2014  15:18
核心提示:  海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青海省开发较早的地方。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研究,海东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史前文化遗存。其中

  海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青海省开发较早的地方。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研究,海东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史前文化遗存。其中乐都柳湾遗址,是中国最大的一处原始公共基地,蕴含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文化类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远古墓葬1700余座,出土以彩陶为代表的各类文物3700余件,被誉为"彩陶王国"、"远古彩陶故乡"。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齐家文化遗址则被誉为“东方庞贝古城”,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惟一一处史前大型灾难遗址。该遗址被列入“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河湟先民是羌人

  海东地区最早的居民是羌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传说西羌的祖先三苗,帝舜时因战败被迁移到三危河关西南地区,后来就居留在赐支河岸。“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也”,“徒之三危,河关西南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所载“河关”,史家认为即今积石关;“赐支河”即指今青海省境内的黄河,所以,“河关西南地”、“赐支河滨”包括今天的海东地区。据史籍记载,战国秦厉公时(公元前476-443年)时期,有一位名叫无弋爰剑的秦国奴隶,脱逃后辗转来到河湟地区,并成为当地羌人的首领。据史书记载,“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无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由于无弋爰剑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这里的羌人,使这里的生产得以发展,人口逐渐增多,无弋爰剑因而受到羌人的尊敬和拥护。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打通了进入西域的通道。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又出击河湟,当地羌人陆续归附,汉朝政府设护羌校尉管领羌人事务。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因羌人反叛,后将军赵充国奉命出击河湟地区,赵充国在击败领头的先零羌后,提出罢兵屯田之策,揭开了中原王原开发建设河湟地区的序幕,汉族人口因之也陆续移徙本区。

  公元220年至265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与羌人接壤的魏、蜀两国均力图争取羌人,以扩充势力。公元239年,魏将郭准在白土城(似在今化隆县境内)击败羌人部落。公元254年,蜀将姜维攻魏,占领河关(今化隆和贵德县境内)。三国时,魏在本区境内设置过以西平郡管辖的临羌、破羌、安夷、白土、浩门等县。晋时,在本地区设置过乐都郡及临羌、安夷、白土、浩门等县。

  乐都曾是南凉都城

  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海东地区先后被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北魏、西魏及北周等政权统治过。其中南凉系鲜卑族秃发部所建立的政权,统治范围涉及河西走廊及河湟地区,今乐都区曾一度成为该政权的都城。

  隋代,在今乐都区设西平郡,海东市大部属于该郡所辖。

  唐代,海东大部分辖于鄯州(西平郡,治今乐都碾伯)和廓州(宁塞郡,治今化隆群科),属于陇右道。唐代吐蕃崛兴于西藏高原,贞观时与唐联姻,结成“甥舅之国”。唐高宗龙朔时,吐蕃军北上青海,灭唐朝藩属吐谷浑,海东地区遂成为唐蕃政治军事斗争的前沿。

  宋代,吐蕃王室后裔唃厮啰建立了青唐城(今西宁市)为中心的地域性政权,控制着河湟各地,宗哥城(平安县)、邈川城(今乐都县境内。一说今民和境内),都是该政权辖下人口较为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重要城镇。唃厮啰政权采取联宋抗夏政策,与北宋王朝的政治、经济交往十分频繁。

  元代,海东大部属于甘肃行省西宁州。循化等地则隶属于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自于中亚的撒拉族先民也是在元代定居于循化地区的。明代,青海东部地区无地方行政建置,而是由军事卫所代行辖治之责。其中循化地区属于陕西都司河州卫统辖,其它地区基本都在陕西行都司西宁卫统辖范围内。西宁卫下辖6个千户所,其中右千户所设在碾伯。由于卫所的设置,大批汉族官兵及其家眷移戍河湟地区,并开展大规模的屯田生产,以屯养兵。明王朝还在卫所中委用土族等少数民族上层为世袭土官,实行土汉参治。卫所辖下的藏、撒拉等族上层也分获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卫所土官职衔,世袭罔替,领治所属部众,形成土司统治。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属于甘肃省。西宁府下设西宁、碾伯两县和大通卫。今海东地区分属西宁县和碾伯县管辖。乾隆九年(1744年),由西宁、碾伯两县析置“巴燕戎格抚番厅”(治今化隆县巴燕镇),管理当地藏族各部,并招汉、回农民前往垦殖。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改置循化厅。

  河湟儿女的烽火岁月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从此马家军阀势力盘据青海地区,并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之后,摘取了建省成果。青海建省后,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改循化厅为循化县,改巴燕戎格抚番厅为化戎县(后改巴燕县,又改为化隆县)。另外又增设民和县和互助县。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中,现海东地区境内未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却有一大批各族爱国青年志士先后投奔于国民革命军和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割据,抗日战争以及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中做出了牺牲和贡献。“五四”运动前夕的1917--1918年,乐都县人焦桐琴追随孙中山先生北伐。后焦赴川督熊克武军中任职,于1920年6月25日在黄浒镇战役中阵亡。

  1929年有一批海东籍青年参加了国民军冯玉祥部队,后改编为国民革命第二十六军。1931年“宁都起义”该军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在甘肃与主力部队会合编入西路军,1936年10月到1937年,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一条山、高台等地在给养不足和各种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与蒋马匪军浴血奋战,遭到重大伤亡。

  抗日战争时期,海东地区的优秀儿女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奔赴抗日前线。互助县高寨乡曹家堡人曾国佐在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历任团长、副旅长、副师长等职。参与中原抗日作战的青海暂编骑兵第一师中有一大批战士是海东籍人,如该师师部中校参谋、后任副团长、野战医院院长的平安县东营村人王登杰等。出生于民和县马营红花寺,后来成为甘南卓尼多康寺活佛的怀来仓、肋巴佛,1942年组建藏军,1943年农历2月23日在甘南宣布起义,反蒋抗日。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兰州战役胜利,马家军溃败。9月1日至4日,解放大军分别从民和、循化县进军青海,5日抵达西宁,沿途的乐都、化隆县得以解放,至12日又解放互助县。自此海东各族人民获得新生,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