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媒体记者油田行】中石油青海油田石油人:高原深处的奉献与坚守
中石油青海油田狮子沟采油作业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樊永涛 鲁东 摄影报道)曾记得铁人王进喜说过:“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发展提供“血液”,这就是石油人的精神。近日,“榜样的力量·媒体记者油田行”采访团来到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所在的柴达木盆地,记录了艰苦条件下一线石油工人的工作状况。
驶过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刷新国内陆上单井日产记录的狮210井。放眼望去,四周是荒凉的大山,出路是蜿蜒的土坡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便是此处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李洁琳(中)
狮210井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狮子沟采油作业区。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李洁琳已工作多年,回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李洁琳对记者说:“刚来的时候,还真是不习惯,走路稍微快一点就会喘半天,有时还会因为气候太干燥流鼻血,冬天零下20多度,外出巡井衣服都要里三层外三层地穿。”
李洁琳是“石油后代”,爷爷、父母都曾在青海油田工作,2012年李洁琳放弃了本已从事的令人艳羡的工作,追随父辈的足迹将自己的美丽和青春留在了这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上。说起为何选择到一线当一名石油工人时李洁琳告诉记者:“因为从小看到父辈们对石油行业的坚持与热爱,耳濡目染,天生就觉得自己长大是光荣的石油工人。”
记者问到油田一线工作会觉得累吗?李洁琳说:“辛苦是肯定的,油田的工作环境,到处是泥浆、噪音、高压、高危吊装,再加上属于野外作业,还需要克服各种恶劣的气候。”“但是我不后悔,因为石油工人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苦中自有苦中乐,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我很骄傲!”李洁琳坚定地说。
青海油田哪个二级单位最脏、最苦、最累、最险,回答是井下公司。当原油裹满全身,当油污遮蔽容颜,当夏天的烈日炙烤肌肤,当寒冬的霜雪封锁意志,当疲惫的脚步跋涉在柴达木盆地,井下人默默无语,义无反顾。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连续油管作业大队正开展解堵作业
井下工作的艰苦名声在外,压裂大队虽然艰苦,但至少还可以穿上一件稍微干净的工衣,在狮56井,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连续油管作业大队正开展解堵作业。记者见到了衣服上沾满油渍却面带笑容的队长许长清和他的队友们。
狮56井是位于英西区块的一口预探井,在钻探过程中因地层构造制约出盐严重,生产通道经常性被堵,导致求产停滞。从11月16日“驻扎”狮56井至今,这支号称“尖兵连”的大队已连续24天昼夜不停地奋战在“战场”。平均每天起下连续油管为一趟,一次作业时间长达16至17个小时,成功进行冲盐解堵作业28次,累计时长为350个小时;下深57548m,疏通堵塞段超过25500m。
“井下作业可以说是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由于长时间抽油,井下会造成堵塞,工作时要先将井口的封井器移开,架设修井井架,然后将地下油管一根根提出清洗后再送回。提取油管时有可能会因障碍管的提出导致地下压力而产生喷发,井场便会浸入油海。”许长清说。
高原的冬季天气异常寒冷,“遇上油井还好,只是衣服不好洗,有时遇上水井,水里的盐分比较多,身上有点伤口就会很疼”。许长清描述,到了冬天,从外面进屋后,脱下来的湿裤子都已经冻成硬板,可以直挺挺地立在屋子里,到了第二天才塌成一团。
“记得一次夜间施工,为了克服盐堵速度快,清堵效果差的问题,我们一共选型试用了8样不同的工具才达到施工的目的。当天夜里,大家不言苦,更不言累,冒着冰冷刺骨的寒风一直‘战斗’到天亮,渴了就喝一口凉水,饿了就啃一口干馍,冻了就在背风处躲一会儿……”。连续油管作业大队教导员李松年对记者讲到,此时他轮换下已经跟班十几个小时的许长清继续坚守在井场。
9天的采访,记者体会了几代石油人在荒凉戈壁上用青春甚至生命谱写着寻找石油的壮丽诗篇,更体会了石油人的坚守。坚守,是对恶劣环境的不屈服,狮子沟荒凉让人生畏。但在石油工人王生顺看来,坚守就是“既然这是我的工作,不干则已,干了就要干好。”
王生顺
王生顺是采油三厂花土沟北山一站采油班班长,他所在的北山一站山高路险,是采油三厂管理难度最大的区块之一,但王生顺在这一干就是25年。
“每次上井巡检我们一趟下来就要跑40多公里,最辛苦的就是冬季,我们要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对设备巡检,还要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头晕乏力和气短。”王生顺告诉记者。
王生顺所在班组管辖87口油井,47口水井,87台抽油机,9台加热炉。数多,油井产量低,地层压力低。面对困难和挑战,王生顺带领全班团结一心,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营造了班组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几年来,王生顺的班组里1人获得油田公司“劳动模范”、 8人获得“文明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5人在油田和厂处技术比武中获得前5名的好成绩,2人成为采油班组长。
“记得2年前我们班组来了位新员工,刚来时工作积极性不高,觉得工作枯燥,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经过多次与他交流沟通,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鼓励,改变了工作态度,最终这个小伙子在采油三厂技术比武中连续三年获得了好成绩,如今他已经成为为班组中的骨干力量。”王生顺说。近几年来通过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王生顺班组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公司标杆班组、红旗班组、青海省红旗班组、油田公司五型标杆班组、十佳班组、命名班组等荣誉称号。
在青海油田,甘于奉献的一线员工数也数不清,他们的感人故事听不尽、写不完。面对记者采访,他们毫不讳言这里工作的艰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在每一个青海油田人的身上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