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涌动洛少村

03.05.2016  15:56

  青海新闻网讯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的东部,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村庄,清朝乾隆年间庄堡录中有它的名字出现。在百年后它以一个传统村落的身份,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我们无不为它外形结构、其历史变迁和它别具一格的民俗而赞叹!

  山区有把“大镰刀”

  洛少村隶属于互助县东沟乡,距乡政府所在地东南方向1公里处,东接东沟乡年先村,西连塘拉村,北靠隆日山,南邻口子村。洛少村村域面积为6平方公里,占整个东沟乡的16分之一。四周的山脉和村中众多的小河,将洛少村切割为有明显分界线的村庄。窝森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塘拉河和索乎多河分别为村子西部和东部的分界线。另有自东向西流淌的洛少河为村庄和南部口子村的分界线。

  远观洛少村,犹如一把镰刀平放在山峦河流之间,而一社尼忙口位于最北端刀柄把手的位置,二社让顿则位于刀柄位置,三社洛少口位于刀柄和刀连接的部分,四社洛少沟脑就相当于镰刀的刀刃位置。

  作为一个半浅半脑山地区的村庄,洛少村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主要植物为杨树、柳树、沙棘、垂穗披碱草、芨芨草、风毛菊、赖草、猪耳朵、黄花菜等。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山鸡、鼠等。

  洛少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主要姓氏为乔姓、张姓、李姓,另有少数的马姓、董姓、黄姓和吉姓,1972年因修建东沟昝扎水库,从曹家村迁来一户莫姓、两户刘姓、一户赵姓和一户郑姓,均为汉族。洛少村在民国以前称为“窝洛善”,“窝洛善”一词为土族语,意为清澈泉水,遍看东沟乡东部的所有山沟,唯有洛少沟泉眼众多,溪水清澈,故称之为“窝洛善”。

  据《互助县志》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庄堡录中,互助县东沟乡只有东沟门庄(姚麻村)、东沟大庄、窝洛善庄、尼忙捻线庄四个村子,可见洛少村是东沟最早的村庄之一。在我们的调查中,村民们都一致认为,“乔家是洛少村的占根”,而所谓的“占根”就是最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村庄乔姓的来源

  关于洛少村乔姓的形成,多年研究土族习俗现任互助县民宗局民语办主任乔志良有着这样的见解:应该是在元末明初时期。元末,蒙古军民为躲避明军的追杀,于是开始隐姓埋名,蒙古古老的姓氏乞颜氏也不例外,现今,蒙古族和土族的祁姓皆由“乞颜”音近而得,乔姓也是“乞颜”音近姓氏之一。

  而在洛少村,乔氏自称为“蒙古勒”人。因此,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相传,明洪武年间,地处重要交通要道的享堂地区(今民和地区)人民服役劳重、灾害连绵、民不聊生。导致当地群众纷纷弃田转往山区,躲避战乱和灾害,其中包括乔姓人家。他们一路向西北挺进,在今互助县东山乡驻足,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东山乡乔家庄。而他们驻足此地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里地处偏僻山区,土地较为充足,为今后放牧和开垦提供着有力的保障。

  直至明万历年间,乔家族人众多,原有的山地根本无法提供众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而最让他们受不了的则是东山的缺水,因此充足的水源成了乔家庄人的向往之地。

  越是向往,但越是得不到。这种生活对于乔家庄的乔老二和乔老三来说越是折磨的,于是,在一次家族会议上,两人提出要走出村庄寻找向往之地的想法,族长认为虽然这里缺水,但这里毕竟是祖上留下来的,他们不该干出得罪祖上的事情。

  经过一番激烈的家族会议后,乔老二和乔老三在族人们的一片质疑声中“净身出户”。长期谋划的结果告诉他俩,应该往北走,因为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所有河水都是自北而来。确定主意后,他俩便朝着东山东北和西北方向“分道扬镳”。经过三十里的北上奔波,乔老三的马匹已经严重体力不支。其实,看似魁梧的他,此时心中已是万分焦急,同时也有一些悔意:“寻找向往之地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真该听从族长和老人们的话。”“回去,只能让别人看笑话,就当自己能拉下脸面,可是累马也走不回去啊。”眼看夕阳已斜,在一番纠结后,自己的好强心理和坐骑的体力不支,让他终于清醒的认识到,村子是回不去了,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找到水源,为自己增添动力。

  乔老三咬着牙继续踌躇前行,但他不知道,在前方的一公里处,将有源源不断的清泉在等待着他的到来,他更不知道的是,这将是他改变命运的最后一公里。直到“冲刺”阶段,马儿开始加速,鼻腔的呼吸也变得激动时,他才意识到,原来幸福可以来得这么突然。而比起乔老三,乔老二似乎经历了更多的坎坷,因为他最后选择的地方是同样水源充足的丹麻镇乔吉沟。

  往后的故事桥段,我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过多的赘述了。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乔吉沟和洛少村的乔姓人数,已经远远多于东山乔家庄,而发源于洛少村的乔姓也是覆盖到了周边的村落。

  人杰地灵洛少沟

  洛少村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从村子对面的欠巴垭壑远远望去,洛少沟宛如一位老人盘腿端坐。高高的“萨朗”山犹如身子,“萨朗索格多山”犹如头颅,而“鲜姜达列托罗盖”(团城)、“哈喇喇嘛胡旭”(宁玛派高僧修行处)犹如左右两腿盘坐,整个山沟没有一处破裂的垭壑。洛少沟阳面山岭被称作“满达”,夏季野花盛开;阴面山岭被叫做“强都乌拉”,好似鹏鸟降落。

  沟内泉眼众多,溪水清澈。有被称作“索呼布拉格”的蒙古泉、有被叫做“阿妮布拉格”的祖母泉,有“伏兰布拉格”(红泉)、“伏木黑布拉格”(臭泉)、 “加嘎布拉格” (上泉)、“多若布拉格”(下泉)“德都日阿勒”(上河)、“多都日阿勒”(下河)……据老人们讲,一百多年以前,洛少沟里有几百口泉眼。

  优美的环境孕育了优秀的儿女,在洛少村的历史上不乏高僧名人。公元1906年至1909年间,洛少噶居意希嘉措曾任郭隆贤巴林寺(佑宁寺)金刚师。20世纪90年代,洛少村尼忙庄的喇嘛华热贤巴考取甘南拉卜楞寺开放后的第一批“格西”(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成为第一批6名“格西”中唯一的土族喇嘛,之后,他曾多次到佑宁寺讲经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养下,洛少村涌现2名副处级干部、10余名正副科级干部、数十名人民教师、卫生工作者和国家职工,其中不乏土族文字专家和优秀教师,还有众多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