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劳动者法在你身边 工会系统“六五”普法综述

03.02.2016  01:36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国总工会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群众密切、覆盖面广泛的优势,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工普法活动,积极引导近3亿职工会员建立对法治的期待、增加对法律的信任、树立对公平正义的信心。

  调查显示,工会系统“六五”普法有效提高了工会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全面增强了职工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取得丰硕、可喜的普法效果。


   把法律大餐送到一线职工身边

  “弘扬宪法精神,工会普法在行动”“送法到基层”“送法到工地、服务到基层”,近年来,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法律知识最直接送到广大职工身边。“六五”普法期间,各级工会共投入4.4亿元普法经费,主要用于积极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活动,各级工会组织下基层、进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19.5万场次,1.45亿人次参与活动,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近1亿份。

  江西省总工会将工会法律援助中心职能延伸到工业园区内,把工会法律援助律师请进工业园区“沙龙茶叙”,为职工零距离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不定期将企业主、工会主席和职工聚在一起,以喝功夫茶、拉家常的形式,在茶叙中开展对话,宣传法律知识、化解劳资纠纷。仅吉安市工业园区的“沙龙茶叙”就已举办数百场,化解各类劳动争议1300余起。

  上海市总工会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签约文化演出公司,开展法治宣传“月月演”,聚焦劳动生产安全、劳动权益维护、集体合同签订、企业员工共发展等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创作小品、快板、说唱,以“一季一题,一月一场”的形式,通过流动舞台“大篷车”,把普法宣传深入到企业、乡镇、社区、车间、工地,把法律知识直接送到一线职工身边。

   大力创新增强普法工作吸引力

  工会系统坚持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会普法宣传形式,突出重点,将法治元素融入更易使人接受的网络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构建工会系统普法宣传教育网络平台。截至去年底,全国工会系统共建设普法网站或在网站开辟普法专栏3303个,开设普法微博或加载普法功能的微博1085个,开通专门普法微信或加载普法功能的微信公众号1435个。

  全总普法办2013年开通中国工会普法网站和中国工会普法官方微博,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安排专业律师在中国工会普法网在线值班,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积极组织各地参加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举办的“H5讲述‘六五’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全总普法办荣获“优秀组织奖”。

  各地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引入专业力量,开发、策划既实用又有趣的普法产品和活动,将职工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通过新颖的方式作出回应,取得良好效果。

  北京市总工会建立微博、微信互动平台,实时解答职工法律咨询,先后推出“工会的十大好处”等微信系列专题。江西省总工会引入专业力量创作了“‘我们’在一起”普法系列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草根谈”推送系列漫画150余期,系列动画6部,以“萌萌哒”的漫画解读,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劳动政策“动”起来、“活”起来,让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学懂法律。

   把普法教育融入群众文化活动

  各地各级工会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职工需求,积极扶持职工艺术团体,精心编排法治文艺节目,举办法治文化活动,让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强法治意识。

  全国总工会、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8000多万职工参与了此项活动,有力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学法热情。

  各地各级工会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法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地处高寒地区的西藏自治区总工会扶持拉萨远大农民工艺术团,将法律知识编排成小品,深入工地演出60多场,受众达5万余人次。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邀请职工共同策划、共同开展普法文艺活动,变传统的灌输式普法为参与式普法,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增强了普法活动的吸引力。

  经过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媒介的普法宣传教育,广大职工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尊重劳动合同、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等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依法理性表达和维护利益诉求的能力显著提高。据调查,78.4%的职工参加过工会组织的普法活动,92.3%的职工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对自身有益,88.5%的职工自愿学习法律知识,77.5%的职工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选择依法解决。

  从近年来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看出,案件数量虽然居高不下,但极端维权方式事件大幅减少,职工表达诉求的方式逐渐趋于理性,对法律的把握和运用更加全面。(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