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法院:司法改革带来大变化之一法官减少,结案上升

25.02.2017  01:46

    司法体制改革启动以来,西宁市两级法院以推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以建立权责明晰、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为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依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经过自愿报名、严格筛选,2016年,西宁两级法院组织干警参加了青海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组织的统一考试。通过笔试、民主测评、业绩考核、组织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首批、第二批入额法官248人。较司法改革前全市两级法院法官417人,真正意义上法官减少了169人。司法改革之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一线审判队伍人员充实,质量提升,队伍充满了活力。除退休等特殊原因基本做到原有的办案骨干没有流失,院庭长均不同程度承办具体案件,还从综合部门充实进来了一批优秀法官直接到一线办案。2016年与2015年相比,实有干警总人数没有变化,均为720人,全市法院收案上升8.6%,结案上升10.4%,全年多审结、执结案件6608件。

    现如今,新的模式运行下的西宁法院系统有哪些变化?笔者进行了简要调研,现用图表点评分析如下。

    点评1: 全市法院案件“二八开”,80%的案件在基层。

    点评2: 西宁市基层法院案件除湟源系全省人口二类县,案件相对较少,其他四区二县比重相当,可以在一个平台衡量对比,相互学习借鉴。其中城北区法院连续几年成为全省收结案排第一的法院。

    点评3: 目前全市法院80%的案件是由员额法官办理,随着司法改革过渡期推进今后这一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

    点评4:目前西宁中院91%的案件是由员额法官办理,这一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点评5: 目前西宁市基层法院四分之三的案件是由员额法官办理,表明基层法院仍有四分之一的案件是由未入额法官办理,如何充分调动发挥法官助理、员额法官后备军办案积极性,仍是两级法院党组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点评6: 2016年全市法院共有350名法官(包括入额、未入额)办案,法官年均办理案件103.7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0件),其中超过结案400件1人(高达460件全部为执行案件),超过300件1人(高达335件,含执行案件51件),超过200件18人,超过150件69人,由此可见过去我们不敢相信发达地区法官办案数量,现在实实在在成为我们身边寻常事。

    点评7: 西宁中院2016年共有81名法官(包括入额、未入额)办案,法官年均办理案件95.4件,低于全市法院平均水平(103.7件),一方面客观反映二审法院与基层法院案件类型不同的区别;另一方面客观反映二审法院业务指导等必须切实加强工作量。当然也必须科学分析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环资、知识产权、执行、破产、减刑假释及法院立案庭、审监庭、信访办理案件工作量区别,笔者用柱状图表述各业务庭法官判平均办案数,也希望院党组关注业务部门之间忙闲不均,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统筹考虑。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