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地里话丰收

29.10.2014  11:21
核心提示:    深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2 4万亩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1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田迎来收获季。洋芋地里满眼的“金蛋蛋”和农民弯腰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秋收图。 

    深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2.4万亩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和1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田迎来收获季。洋芋地里满眼的“金蛋蛋”和农民弯腰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秋收图。

  10月9日上午,北山乡牙合村成片的洋芋地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满地的洋芋蛋蛋见证着今年的收获。县农作物脱毒中心主任赵常卿说,这是他们创建的脱毒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田,根据实地测产,亩均鲜薯产量达2538公斤。

  今年,民和在全县10个乡镇的19个村建立了2.4万亩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其中在北山乡7个村建立了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田,对项目田采取统一薯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记者在牙合村村民薛发月的洋芋地里看到,一家三口忙个不停,铁锨所到之处,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鲜嫩洋芋蛋刨挖而出。薛发月说,他去年光种植马铃薯收入2万多元,今年种了10亩洋芋,估计一亩地鲜薯产量不低于5000斤。他还说,家里一个养猪场,积攒的肥料全部施到地里,不愁没有好收成。

  可观的经济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还催生出了许多马铃薯种植大户,他们把种植马铃薯作为一种增收的经济产业来抓。在项目扶持和技术指导下,牙合村有130多户人种植马铃薯600多亩。村民杜小州去年靠种植脱毒马铃薯亩增收1000余元,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种了80多亩,盼望有个好收成。

  在洋芋地里,除了忙碌的农民外,还有另一种身影,他们是靠挖洋芋挣钱的打工者。在排子山村村民孙万发的洋芋地打工的范满桂说,她们在这里以挖洋芋打工挣钱已经三四年了,每年这个时候都到这里劳动上十几天,能挣到1000多元。

  虽然,这样的季节性劳务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季节性务工增收的苗头开始逐渐萌发,随着种植大户的增多,还将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在这里实现季节性增收。

  黄土地增了产,老百姓增了收,昔日养家糊口的“土豆豆”,如今摇身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尝到了增收甜头的民和农民已经把马铃薯当做增收致富的经济作物看待。正如排子山村马铃薯种植大户庞海青所言,每一铁锨挖下去,翻出的不是洋芋蛋,而是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