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河湟山川的“土专家”和“田秀才”
中秋节后的一天,在温室大棚见到王丙德时,他正在给大棚里的蔬菜通风、浇水,仔细观察蔬菜的叶片有无异常,神情专注,黑红的脸上全是汗水。“霜霉病是好发于每个季节的一种病虫害,发病三天就会让一地的黄瓜干死,每周都要提前预防。”王丙德用手背抹去额头上的汗,对记者说。
王丙德是平安县平安镇沈家村人,是县城小有名气的“种菜能手”,十几年前,王丙德家里地少,他只能靠当小工养活家人,生活十分拮据。县上给村子里盖起了温室大棚后,王丙德便和妻子、儿媳妇一心一意扑在种菜上。2010年,因为感染了霜霉病,他家温棚里的黄瓜绝收了。自那以后,王丙德每天自己琢磨,一有机会,向农业局的技术人员请教,施肥、浇水、锄草、除虫、通风,起早贪黑侍弄着两个大棚。几年过去了,王丙德凭着自己的“技术”,成了一名“田秀才”,大棚蔬菜产量越来越高,收入也大幅度提高,村民们在种植中遇到问题都来向他请教。
像王丙德这样的“土农业专家”,在海东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还有很多。
近年来,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目标,海东市制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计划,规范实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造就了一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
每年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500期以上,培训人数近20万人次———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海东市先后开展了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
不仅如此,还通过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设立农技服务免费咨询电话“12316”、手机信息平台、电视台农技服务固定栏目为农民解答各类涉农问题,向农民推介各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典型。根据偏远乡村农民科技培训的需要,各县配备了科技培训直通车。通过培训,提高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让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专家与实用人才结对活动,及时帮助实用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乐都区蔬菜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马国业和乐都区寿乐镇王佛寺村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成就是这样的一对“黄金搭档”。
短短三年时间,在省市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全镇四个村建成占地面积700亩的拱棚1800座,仅王佛寺村就建起了占地226亩的623座拱棚,用来种植辣椒。三年来,马国业和王海成这对搭档下了不少功夫。因为从来没种植过蔬菜的村民们刚开始对拱棚种植不愿接受。为了说服他们,第一年,王海成在村子里修建12个供棚,开始种植辣椒,马国业成了他专业的老师,两人常常在拱棚里学习、探讨,确保辣椒产量。一年下来,王海成赚了近4万元,收入是过去的10倍。
看到王海成的收益,村里的乡亲们纷纷开始效仿。除了马国业的指导,王海成也成了半个“专家”,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花几个小时为大家讲解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治、嫁接苗示范等方面的内容,让种植户全面掌握种植技术。几年来,王佛寺村村民的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在王佛寺村的辐射带动下,周围几个村子也纷纷开始种植辣椒,寿乐镇千栋拱棚示范基地也成为全省夏季辣椒的一个重要供应地。
为了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提升农牧业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海东市培训机构积极与各县农牧部门沟通,针对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家庭牧场急需的牛羊养殖业方面的技术、化隆回族自治县缺乏沼气技工的现状及海东市菜篮子建设项目村农民缺乏蔬菜种植技术的突出问题,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把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和村,在培训时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既方便农民参加培训,又不误农时。
目前,海东市共培训农民技术骨干近万人,致富能手6000余名,建立农村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这些“田秀才”、“土专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促进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