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在三轮车上的爱
民警李舒婷向老人了解情况
今年6月,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的居民经常会在辖区内看见一辆简易的农用三轮车,这辆车总是停在路边,车的货斗用毯子和塑料布搭成了一个勉强能防风雨的棚子,棚子里面铺着被褥,一名老人和他的儿子就生活在这个“小篷车”里。
7月11日,记者在兴胜巷找到了这对父子,父子俩正坐在巷子一侧晒太阳。儿子告诉记者父亲叫陈世恩,老人三个月前中风,目前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无法说话,看见记者与他儿子交谈,老人只是一个劲的擦眼泪。
据老人的儿子介绍,陈世恩1936年出生,今年78岁,当过解放军,之后在省农林厅工作。十年浩劫期间,老人失去了工作,妻子也与其离了婚,8个月大的儿子由陈世恩抚养。离婚后,陈世恩带着儿子去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在牧区以卖粉条、蔬菜之类的食品度日。儿子19岁时,陈世恩和儿子分开生活。直到2009年,陈世恩的儿子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将父亲找到。老人的儿子说,这期间,父亲已经没有了做生意的能力,生活就靠有时干点零活或者牧民们接济维持。2012年,陈世恩和儿子回到西宁,刚开始老人生活还能自理,生活费靠儿子当搬运工赚一点钱。今年4月,陈世恩忽然中风,并且患上了严重的前列腺炎,因为没有能力住院治疗,陈世恩的儿子就只能给老人买点便宜的药服用。中风后,老人无法活动,不能说话,大小便失禁,租过两次房子,都因为房东嫌老人“味儿大”又被“请”出去了。
实在没有办法,陈世恩的儿子就将家中唯一的财产,一辆农用小三轮改装成了简易的住房。从此,就和父亲过起了“小篷车”的生活。“我父亲把我从8个月带大,我不能把他扔下。”老人的儿子对记者说。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儿子也没有办法打工,两人失去了生活来源。
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兴海路派出所民警李舒婷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前后,她时常听同事和辖区居民说在她的管片内生活着这么一对父子,于是就到处寻找他们,直到7月2日才找到。李舒婷了解了父子俩的情况后,打算为他们申请低保和廉租房,但是由于老人和儿子很早之前一直在玉树牧区流动生活,长期人户分离,到现在两人连身份证都没有办。
“我得知他们的情况后,马上向所里领导作了汇报。领导说,对于这对父子的事要特事特办。于是我们给他们重新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还和社区联系申请低保和廉租房,但是这些都要等到身份证办下来。”李舒婷说他们将尽快为这对父子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