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人的大门为何去了西宁

10.02.2015  20:21
核心提示:    海东市辖区内精美的砖雕  海东的大门被搬到了西宁一家民间博物馆     记者近日在西宁一家民间博物馆内看到,有着精美木雕、透着浓郁土族文化气息的大门,上面还有着抢眼的门牌号—&

  

  海东市辖区内精美的砖雕

  海东的大门被搬到了西宁一家民间博物馆

  

  记者近日在西宁一家民间博物馆内看到,有着精美木雕、透着浓郁土族文化气息的大门,上面还有着抢眼的门牌号——丹麻乡某某村2号,却被他完美地组装在该博物馆的一面墙壁上!城镇化下,海东民俗文化保护问题引起不少人的担忧。

  海东大门为何去了西宁

  西宁市民李先生是省内一位收藏家,除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藏品,他还特别关注地域特色的一些东西,尤其是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藏品。李先生认为,在整个河湟地区,海东的木雕有着其独特的地方,以前很多农家院的大门,都有着木雕技艺的痕迹,但近年来,随着村落的搬迁,木雕大门已经越来越少,完整的木雕大门更是少见。“这种海东原生态的、以往随处可见的农家院落的大门,今后在海东也很难见到了。海东人今后要到西宁才能看到自己的大门,想想都觉得挺有意思。”李先生对自己的大门藏品颇感得意。

  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收藏的这个大门其实并不是收藏界的“硬通货”,没有太多的经济价值,但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它能够从一个层面反映海东人文历史的变迁。

  除了木雕,还有一些海东民俗、文化类藏品流入西宁。记者在西宁市城西区贾小社区看到,一块来自乐都的匾额被放置在贾小市民学校里。据这里的志愿者介绍,这块匾额是从乐都区一农户手中购来的,匾额由青海省建省后第一任教育厅长基生兰题词,距今有近百年历史。据了解,当时农户想把匾额交到文管部门,却无人接收,干脆当成了菜板,贾小市民学校的爱心志愿者闻讯后,将这块匾额收藏。

  海东建筑艺术的万花筒

  如同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始终让国人魂牵梦绕,海东的文化能够在省城亮相,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未必是一件坏事。但问题是,这种文化是海东不经意间丢弃的,却被西宁的藏家视为珍宝,这就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作为青藏高原最为宜居的地区之一,在海东大地上,纵横数千年,都有着人类生活的轨迹,由此也诞生出独具一派的河湟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孕育出的河湟文化,不仅以花儿的形式从这里发端,辐射到因大山而贫的黄土高原甘肃、因大河而富的黄河三角洲宁夏以及青藏高原纵深,还以建筑艺术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段壮美的历史篇章,最具代表的当是土族建筑艺术和伊斯兰建筑艺术,而木雕大门就是建筑艺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只是建筑艺术万花筒中的一枝花。

  海东土族建筑文化特点突出,别具一格。农村一般以村落聚居,村庄大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搭造房屋。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是平顶的,上面可储放粮草。房子多以三间为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另一侧为佛堂。卧室的炕是暖炕,连着锅灶,烧饭的火可以暖炕。住宅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而撒拉族建筑也别具一格,甚至有着“河州砖雕”的艺术影子,雕梁画栋,设计灵巧,砖木雕饰工艺精致,独具匠心,都是撒拉族建筑的艺术特色。

  和其他文物不同的是,建筑承载的文化更为厚重,如循化的百年村庄唐赛村,数十个窑洞就诉说着当年先民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建筑艺术来讲,海东的建筑艺术成就并非登峰造极,和江南、川西等地相比,木雕就显得粗糙很多,而正因如此,却反映出海东人的粗狂和豪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形式的不同,所奏响的音乐也就自然不同。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当前,高楼大厦奏响的是一曲曲现代摇滚乐,激情而豪迈。而百年老院所奏响的则是一曲琵琶或忧伤的二胡,抑或是一曲民间小调或花儿。很显然,当下这种民间小调在海东的声音越发微弱。

  海东民俗文化如何保护

  还是回到海东人的大门问题上,好像一夜间患上了流行感冒,几乎所有的农家小院都安装了铁大门,再加上整村搬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住进了高楼大厦。乐都区的阴先生曾无比痛心地告诉记者,说他们家族有一个上百年历史的木质大门,却被拆了胡乱堆成即将腐朽的木料。这还是好的,更多的人选择将旧大门填进了暖炕下熊熊燃烧的火堆里——因为不具有文物价值,不会有哪个机构收藏保护这些大门,倒不如来点实际的取取暖。

  我们完全没必要把建筑文化上升到文物的高度去评判是否需要保护,最起码它们还有利用价值,在互助县小庄村,在循化县街子镇,不少人复制古建筑,建造出民族特色的房屋以吸引外来游客。一些收藏家认为,不仅仅是海东的大门丢失了,和建筑艺术一起丢失的,则是更多的海东文化。海东是河湟农耕文化、乃至整个青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地。而在西宁等地,建造几间民房,放置一些农耕具,就堂而皇之地打起了河湟文化的招牌。而海东呢?正在把那些碍手碍脚的农耕具扔出自己的生活。这真是一个糟糕的逻辑,一方面我们在拆掉大片的村庄,一方面又有人复制着这些村庄。而在拆除之前,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这些村庄、或者说还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海东市政协副主席姜仲对海东市的百年村庄也情有独钟,想把这些村庄记录下来,怕的就是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

  海东将建留得住乡愁城镇

  在不久前海东市委一届四次全会上,市长张晓容表示,在城镇建设中“要极力追求‘窗含西岭千秋翠’,留得住乡愁、望得见山水的美丽城镇!”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城乡环境提出的要求,还有更多的文化韵味在里面,因为“乡愁”就是农村文化的重量级词语。

  可喜的是,海东市政府已经就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提出要突出特色风貌,为建设河湟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宜居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摆脱千城一面的窠臼,突出民族风格鲜明、文化积淀厚重、山水风貌旖旎的地域特色,更加追求市域城镇风貌独特个性。具体到每个县,互助县城要极力彰显土族元素,塑造全国独一无二的七彩土乡风情;循化县城、化隆群科新区要积极探索现代伊斯兰建筑新风貌。

  与此同时,海东民俗文化保护也已经开始在民间“觉醒”,在乐都区富德民俗博物馆,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很多农家“家什”重新归来,据说海东现在民间民俗类博物馆至少有10家。

  但显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在海东文化的保护和城镇化的推进中找到平衡点,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设海东市博物馆和海东河湟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场馆,让那些没有文物价值、却有着“乡愁韵味”和能够管窥海东人文历史发展进程的“土宝贝”有个真正的归宿,不要等到一些民俗文化只能靠复制时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