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养老服务”让老人乐享晚年

02.12.2015  18:01

   “十二五”期间,海东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市、县(区)民政部门围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重心,多举措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海东老人乐享夕阳红。

  老人们的“第二个家”

  近日,记者走进我市平安区古城乡古城村的老年活动室,看到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看书、打牌、下象棋,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生活。年过七旬的孤寡老人赵有全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他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与欢乐。“以前我们没地方去就只能到处转,这个老年活动室修好以后,我们这些老人有地方去了,下象棋、打扑克、大家聚在一起说说话,日子过得也高兴。”赵有全说。

  平安区古城乡古城村老年协会自创建以来,已经由最初五六名老人发展到如今100多名老人。老人们不但在闲暇时来活动室娱乐,逢年过节还会齐聚一堂,宰羊、杀猪、喝小酒、扭秧歌。提起这个老年协会,会长姚大生掩饰不住开心。他说:“自从协会成立以来,区民政局给了我们古城老年协会很大的支持,不管是物质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好的生活。”

  “走出去”为老人提供方便

  除了基础服务项目,为困难老年人上门服务这种“个性化服务项目”更是为老人们提供了方便。记者在村民林秀英老人家看到一个居家养老服务记录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村服务员刘冬兰为老人做的每一次服务。其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刘冬兰写道:“老人生病出院,我去看看她需要什么,她什么都不缺,只好陪老人谈心。”林秀英说:“她们对我很好,两天就过来看我一次,又是帮我扫地、铺床、洗衣服,还跟我们拉拉家常,我就不觉得心里空落落了。”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前来看望林秀英老人的李小艳,她是平安区一家家政服务中心的护理员。她对记者说:“我平常的工作就是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生病的时候我也会带着他们去医院。虽然我的工资不高,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年轻人,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我也感到挺满足的。”

  据了解,平安区推行“上门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重点为失能、半失能的困难老年人提供服务。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工作进程,与家政服务中心合作承担养老服务,按合同约定向有需求的老人提供贴心的养老服务。目前,平安区已在全区5个城市社区和6个村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从各类困难群体中选取80名最需要服务的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同时聘用10名孝亲爱老的农村妇女承担上门服务工作,共同助推养老事业发展。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辐射全区,平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50位孤残老人也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事业的问题上,平安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兴说:“‘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区福利院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力争建成四星级福利院。同时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着力开展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养老服务工作,农村继续抓好幸福院、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为本区域内的普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据了解,海东市自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2014年我市率先被纳入省财政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培育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3438张,投入运营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有15所、互助幸福院393个,入住老人550人。同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稳步推进,仅2014年至2015年,投入资金9175万元实施的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幸福院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项目659个,新增床位2386张。全市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