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加强“三基”建设彰显民生情怀

17.07.2015  12:01

   今年以来,海东市把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加强“三基”建设的重要标杆,接地气、出实招、惠民生,让“三基”建设工作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工程。

  一、专项预算抓投入,立足基层办实事。海东市公共财政向“三基”工作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向环境艰苦地区倾斜,2015年度市、县(区)财政安排“三基”建设专项经费1.5亿元。并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着力实施村(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乡村(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党员空中活动室、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巾帼特色示范村”建设、乡村干部学院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乡镇“全科干部”培养工程等190多个项目。实现加强“三基”建设有抓手,41项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中。同时,各级党组织整合各类资金,市级100家单位试点工作、党建工作示范点培树、农民党员党性教育+技能培训“双育工程”等深入推进,使基层成为了“三基”建设主战场。

  二、强化效能建设抓规范,促进服务新提升。在全市各级机关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AB岗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和离岗告示制度,切实提高了机关单位服务群众水平。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双亮双创”活动,工作人员设置桌牌、佩戴胸牌,亮出党员身份,亮明岗位职责,积极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在机关党员中全力推进“双重管理、双向服务”活动,引导在职党员“八小时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外奉献在社区”,全市1.5万多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活动、开展结对帮扶、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继续总结推广领导干部联点蹲点、接访下访、千名干部下乡宣讲、机关单位“四个服务”、开展常态化督查、挂牌督办、办结销号等成功做法,实现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机制化、长效化。

  三、群众事务抓代办,干群架起连心桥。在全市1587个行政村中实现了1346个村民事务代办点,建立代办制和工作流程的行政村893个,确定代办员5321名。对担任村级代办员的乡镇驻村干部、入乡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通过开展“全科干部”培训、“万人在线”网络培训等载体,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统一设计制作村民事务代办点公示栏,公开坐班人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方便群众办事。通过探索推行乡镇干部夜学、夜议、夜谈工作制度、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一站式”服务等,多形式、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认领群众代办事务。至目前,全市各“村民事务代办点”共代办村民事务19524件,已办结完成16828件;化解矛盾纠纷2400多起,矛盾调处成功率在90%以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四、村级组织抓坐班,服务群众新常态。强化村级组织建设,集中整顿17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并全面推行村“两委”成员轮流坐班制,亮明坐班对象、时间和地点,明确坐班工作职责,建立坐班工作台账,实行工作例会制。至目前,全市推行村“两委”成员轮流坐班制的行政村达1302个,其中确定固定值班日的行政村1218个。为实现“村干部坐得住、村民好办事”,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村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村干部报酬机制,提高村干部报酬标准,特别是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度报酬作出硬性规定(要求达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以上),并逐步实现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报酬。加强村干部培训,举办2期新任村“两委”负责人示范培训班,对100名新任村干部进行培训;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全体村干部进行轮训。同时,加强督查考核和激励,研究制定村级组织“1+5”综合考评办法,建立完善卸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和定期慰问制度,探索建立村干部商业保险保障制度,让村干部“思想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截至目前,全市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共办理便民事项5.5万多件,接待群众2.1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