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感受丰收的喜悦

23.11.2016  10:07

  金秋时节,海东农村一派丰收后忙碌的景象。

  10月10日,记者来到平安区沙沟回族乡中庄村,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收割,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丰收的喜悦和农村巨大的变化。

  正午时分,我们乘坐的车辆行驶到村口时被拖拉机挡住了去路。“我们拉的是大豆捆子,就是把地里的大豆收割完后一捆一捆的绑起来,方便堆放和运输。以前一天的活儿现在两三个时辰就能干完。”年过六旬的领宽福老人向我们介绍道。5年前村里铺上了硬化路方便了农用机械行驶,另外在农机补助的带动下,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或收割机等农用机械。

  如今的秋收早已不是曾经所见过的刀割马拉,镰刀早已“入库”,骡马已放“南山”。农忙的含义也由以前赶着天气收谷子,变成了赶着时节卖个好价钱。

  离开领宽福老人,顺着村里的水泥路拐过几个弯,便到了村民黄才郎端智家。一进门眼前的土墙和土木结构的南北房,勾起了我对儿时老家故居的回忆,但很快又被屋里放置的液晶电视、台式电脑以及海尔冰柜带回了现实中。“这些都是这几年才置办的。”黄才郎端智告诉记者,现在城里人用的家电在农村也已经家家都有,曾经谁家有个拖拉机村里人都会高看一眼,现在家里有台小收割机、小轿车都是寻常事儿。

  “来喝点茶吃点馍馍休息一下,馍馍都是买来的,你尝尝。”黄才郎端智的妻子热情地招待着我们。

  起初我以为主人是担心吃不惯他们自己做的馍馍,所以才端上买来的馍馍。而在随后的攀谈中才知道,黄才郎端智一家三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脱毒马铃薯、油菜籽等经济作物,小麦早已不在耕种范围之内。招待客人的茶水也摆脱了茯砖茶的单调,菊花、铁观音等茶叶成了桌上的常备。

  “现在一袋面也就几十块钱,我们家里人多一年下来买面也就花个六七百块钱,以前种麦子的地用来种洋芋一年能赚几千块钱,划算得很。”边听着黄才郎端智的介绍,我们边准备向洋芋地出发。

  “小伙子,现在挖洋芋不用铁锨了,都是拖拉机在挖。来,拿上这些纤维袋子,再把手套戴上别捡洋芋时把手弄脏了。”随着黄才郎端智话音,我放下了放置在门口的铁铲,突然发现曾在农村生活过的我,已经和农村生活完全脱节了。

  在离家200多米外的洋芋地里,黄才郎端智的两个儿子开始把收割机往拖拉机上安装,十几分钟后他们开始按照地里洋芋种植的行距,调试收割机犁地片之间的距离和犁地深度,避免在作业时伤害长在根部的洋芋。

  二十多分钟后,随着拖拉机的“哒哒”声,一行行洋芋植株应声“卧倒”,洋芋从土壤内被翻了出来。半个小时后,约0.1公顷左右的洋芋地全部收割完毕。我所要做的就是就近将洋芋收集在一起,再按照大小分离。大的装入纤维袋由黄才郎端智的小儿子运往村东口的收购点。小的一部分留下自己吃,一部分喂家畜。

  “洋芋现在收购价每公斤0.9元。”来自乐都的收购商马明福告诉记者,现在村村都通了公路,洋芋几乎都是从地里直接收购“不过夜”,几个小时以后这些洋芋就会出现在西宁、循化、化隆甚至兰州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中。

  黄才郎端智的小儿子一边数着钱,一边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0.27公顷的洋芋,有1000公斤的产量,近8万元的收入。

  现代机械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据粗略估算,黄才郎端智家地里种植的洋芋、大豆等经济作物收入,加上黄才郎端智每年卖掉10只羊,一年他家能有10万元以上的收入,而这还不算使用现代农机后解放出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所得。

  黄昏时分,记者离开中庄村时,田间地头还有人在忙碌着,老乡们将带着泥土的洋芋装进纤维袋,喜悦的笑容挂在他们脸上。(李兴发)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