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民和:强化党建夯基础

29.11.2016  16:05

  县领导干部在田间地头向贫困户了解秋季覆膜情况。石延寿 摄

  深秋时节,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新民乡若多村,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铺地膜、挖洋芋……处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一块洋芋地,年过五旬的李海林老人正和家人一起干活。问及收成,老人放下手中的铁锹,满脸笑意地说:“今年的洋芋长势好,产量也高,我种了0.6公顷,按每0.6公顷产2500公斤算,每0.6公顷收入达2500多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要不是冯书记苦口劝说,召开会议给大家鼓劲打气,我就不相信新品种,也不敢种。与以前相比,每0.6公顷多收入1000多元,新品种实话好。”若多村民田永宏说。

  这一切,源于“第一书记”冯明波的不懈努力和贫困村发展的“把脉问诊”。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若多村在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家庭小牧场等基础扶贫项目的同时,紧紧依托省科技厅的支持,狠抓产业扶贫,努力实现稳定脱贫。目前,全县下派的462名干部全部深入到165个贫困村中,团结带领全县4.2万户贫困户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精选严管打造精准扶贫“攻坚团”

  人才就是未来。要想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就必须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为此,精准扶贫工作伊始,民和县委严格按照省委、海东市委要求,重点从后备干部人才库中精挑细选扶贫驻村干部,通过组织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详细了解抽调干部平时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共抽调扶贫驻村干部339名。认真落实省委、海东市委关于扶贫(驻村)干部管理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办法,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查看、走访了解等多种方式加大督查力度,按照有关程序,对2名未到岗履职的扶贫(驻村)干部予以召回。

  同时,为让扶贫驻村工作队尽快进入角色,迅速开展工作,民和县通过专题培训、召开例会等多种形式,对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加大惠农政策、农村工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为扶贫驻村干部更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累计举办各类精准扶贫专题培训活动58场(次),培训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干部960余人次。并为每个工作队提供了1万元的工作经费,协调解决扶贫(驻村)干部办公设备、生活用品、必要经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基础保障,解决了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2016年,共为全县462名选派干部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投保180元。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树强说:“通过精选严管厚爱,使驻村工作队干部的‘心’定了下来,‘职’履了起来、‘责’担了起来,也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寺儿庄村“第一书记”马央姆(右一)跟村支书商讨村务。

   党建+扶贫筑牢精准扶贫“指挥部”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马央姆是民和县统计局的干部,也是李二堡镇寺尔庄村“第一书记”。扶贫驻村第一天,马央姆就从镇党委了解到寺尔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某些事情上不合拍,相互拆台,致使群众办事困难,怨言不断的情况。

  在随后的扶贫驻村工作中,马央姆把优化村“两委”班子工作当做重点,每天早出晚归,走访群众,多方面倾听意见建议。最终,按照有关规定,村里重新推选周鸿福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制定规范了村级各项工作制度,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全村党员会议,初步明确了寺尔庄村精准扶贫重点工作。

  “原先有事情想找村干部解决,就是找不着人。现在好了,有了新书记,找人办事就方便多了。”李二堡镇寺尔庄村村民周鸿琴说。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民和县把建全配强村“两委”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扶贫驻村工作队通过谈话引导、召开“三会”、谈心交流等形式,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学习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所驻村各项规章制度,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有效提升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目前,27个后进村村“两委”班子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同时,认真落实“123”工作机制,选派单位与贫困村和后进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帮扶,建立了选派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的“双帮”工作机制。这一机制促使单位和党员干部真正投入到“双帮”工作之中,形成经常联系、互动交流、常来常往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共结成帮扶对子10641对,选派单位党组织发放慰问金71万元,落实帮扶资金260余万元。

  马央姆深有感触地说:“党建加扶贫,寺尔庄村大变样,村民的怨言少了,出谋划策的人多了;矛盾纠纷少了,团结和谐的氛围浓了。”

  台集村”第一书记“王斌云(左一)在工作中。宁建盛 摄

   深耕细作做好精准扶贫“服务队”

  如果说,贫困是一块贫瘠的“土地”,那么,扶贫驻村工作队面对的将是一场循序渐进、艰苦卓绝的战役。工作队干部不仅要勤学善思、运筹帷幄,更要深耕细作、精做实做。

  刘三多是青海银行干部,任前河乡木家寺村“第一书记”。自驻村的第一天起,他按照“抓党建让农村基层稳下来、促帮扶让困难群众站起来、抓发展让村民富起来”的工作思路,一头扎进村民家中,倾心交流、收集民意,并依此精准识别,精心施策,带领全村189户村民脱贫致富。

  如今,在刘三多的不懈努力下,前河乡木家寺村共完成危房改造51户、发展特色养殖37户、硬化村道15公里、整修饮水工程1公里。还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村级标准化卫生室,为全村51户贫困户贷款51万元……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民和县各扶贫驻村工作队紧密结合各村实际,以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重点,采取“定向式”、“造血式”、“励志式”、“互帮式”、“亲情式”的“五式”工作法,精准施策,积极作为,实现了粗放扶贫向精准扶持、输血帮扶向造血发展、政府单干向社会参与的转变,加快了全县脱贫攻坚步伐。

  同时,积极落实惠农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共争取省上扶贫专项资金共1.43亿元,扶持全县2795户贫困户实施家庭牧场建设项目;实施了11个乡镇13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843户3500人从交通不便的干旱山头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川水地区;实施了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贫困村互助金、雨露计划、国际农发基金等项目,通过新建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基础设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759人。

  鲜红党旗的指引方向就是前进的方向。当前,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咬定目标不放松,实干苦干,精做实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创造出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声音: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要深入贯彻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深化思想政治建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始终把加强思想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思想建党,抓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入,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从严管党治党的全过程。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利用“万人在线”教育等平台,拓展学习阵地,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理论新成果的自信和认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加强政治纪律和规矩意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担当精神,全面贯彻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要牢固树立抓住基层、强基固本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深入推进党建带群建,形成党组织和党员带动群团组织和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重视加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组织建设,形成有效覆盖、上下联动的党组织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支持“两院”公正司法,服务大局,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创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进一步密切党政军民关系。

  ——摘自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海林在民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言论:

  精准扶贫中发挥干部的关键作用

  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一项重点研究、重点解决的工作任务,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精准扶贫,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因此,实现精准扶贫,干部是决定因素。

  驻村干部要耐得住性子。消除贫困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通过一次轰轰烈烈的运动就能完成。因此,要对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明确每年度的目标任务,必须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驻村干部要扑得下身子。要敢于直面难题,树立责任意识,就必须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摸村情、听民意,给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做群众工作,很多时候要靠晚上做工作,如果不吃、住在村里,当“走读”干部,连群众的面都很难碰到,更谈不上做工作。驻村干部必须保证在村工作时间,吃、住在村里,坚持真抓实干、吃苦耐劳、耐心细致的方法和作风。

  驻村干部要想得出法子。对贫困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带着课题和任务,进村入户排查,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和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灵活运用好精准扶贫的各项扶持政策,制订并落实好“一户一策”扶持措施。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好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扶持贫困村上项目、争资金,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驻村干部要干得出样子。驻村干部要围绕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主动参与“到村到户到人”资金项目的衔接立项、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扎实抓好项目落实、政策落实,让贫困户尽早受益、尽快脱贫。同时,“第一书记”要把指导和协助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大抓基层,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精准扶贫的能力,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扶贫动力,把精准扶贫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

  印迹:

  李长录:爱撒乐园村

  初冬的一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乐园村,家家户户忙着修建院墙,5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录放心不下工程进度和质量,拿上装着各类材料的文件包一大早就出了门。而在过去的很多个冬日,李长录都是这样为村里的事情奔走忙碌,一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家……

  乐园村分为三个社,一个社在公路边,而另外两个社坐落在两公里外的坡上,步行至少需要花费半个多小时。为了缩短跑路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身材单薄矮小的李长录把自身的安全抛之脑后,骑着摩托车东奔西颠。

  2015年,李长录带着调查组挨家查低保,当快走到最后一户人家时,带路的李长录连人带车摔到了沟里,导致腰部骨节脱位。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做完手术还不到三个月,李长录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到硬化路施工现场查看进度。

  2016年7月的一个夜晚,大雨倾盆,因为担心地处山坡下面的村民遭受泥石流灾害,李长录挨家挨户通知村民排积水,直到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家。

  “每次看到李书记,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正在给群众办事,要么在去给群众办事的路上”,这是李二堡镇寺儿庄村“第一书记”马央姆对李长录的评价。

  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实施以来,李长录的计划单上列了17项项目报告,尽管其中的13项已经得到审批,但是修建幼儿园项目的事情,始终是萦绕在李长录心头的大事儿。

  “从家里走的时候说去西宁抓药,第二天回来时他说没抓上药”,妻子蒲春香满腹怨言。

  原来,李长录患有皮肤病多年,那天,他拿着儿媳妇打工挣来的1000元钱去省城的医院抓药,但到了第二天他却两手空空地回了家。

  后来家人才知道,那天,一心想要为孩子们解决上学问题的李长录跑到省教育厅汇报幼儿园修建事宜,最后把给自己抓药的事情给忘了。

  “从一大早出门就不见人影,有时候中午饭当早饭吃,有时候晚饭当早饭吃,地里的活儿只好连夜干,三个手电筒换着用,嘴里含着手电筒,手里抱着秸秆,一干就是一宿”。

  妻子蒲春香说话间,李长录又接了施工队打来的电话出门了。因为李长录无暇顾及家里的活儿,地里种的玉米秸秆因为错过了最佳的称重时间,比起往年一车少了400元的收入。李长录本身就是泥瓦工,可自家院墙的维修也都承包给了别人。

  “李书记品行好,为人热情,关心、照顾我们,为村上做了太多的好事情,真是说也说不完啊!”说起李长录,66岁的韩麦燕老人流下了热泪。

  上任三年来,李长录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了乐园村的发展事业上。他带着村民建好了文化广场,完成了10公里的硬化路,争取到了乐园村幼儿园工程、总长约2.2公里的乐园村周家坡段硬化路边沟(渠)工程、乐园村“两委”办公楼改建项目,还给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周家古杨围上了围栏。村民们都说,像这样让人信服的事情,李长录还做过很多很多……(何敏)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