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节约集约用地守护耕地红线
项目实施后的林网
原有林网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领导陪同国土资源部专家在土地整理项目区进行调研论证
2009年4月,位于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的金鼎水泥有限公司在初期选址时,为减少投资,圈定的用地范围基本上是便于施工和花费较少的优质耕地。看着优质耕地被占用,当时的乐都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企业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走节地发展之路,该公司也围绕装置布局紧凑化、一体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所有新建装置都要经过土地使用论证,所有工艺流程都要进行设计优化,尽量减少耕地空间的占用。该公司加大投资,开山挖土、使用未利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平整场地,未利用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面积占项目用地总面积的43.58%,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对因项目确需占用的耕地足额收取了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耕地占补平衡。金鼎水泥有限公司的这种做法为企业节约用地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海东市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的一个缩影。
302万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据统计,海东市现有耕地保护面积302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31%,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51万亩,占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34.70%。人均耕地仅1.96亩,人多地少,耕地质量不高是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保护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圣神职责。
我市采取保护基本农田与动态巡查相结合,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行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共管,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共签订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48369份,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38.22万块,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牌82个。建立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各县区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图斑、村组、农户和地块,做到图表卡册与实地相符。
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新增建设用地审查力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使全市在东部城市群、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中用地需求在刚性增长的情况下,确保了302万亩的耕地红线和251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确保我市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整理让农业增效
海东自2006年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以来,国家、省投资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1个,其中国家投资项目8个,省投资项目23个,覆盖全市22个乡镇93个村,投资额达11.59亿元,建设总规模达2.9万公顷,新增耕地达0.45万公顷。累计修建农田灌溉渠道612公里,排水管道161.55公里,平整土地面积11.66万亩,修建田间道路405公里,种植农田防护林71.25万株。
特别是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海东境内的建设规模27.82万亩,新增耕地4.77万亩,投资9.28亿元。涉及化隆、循化、民和三县境内的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水库灌区控制范围内的14个乡镇176个村的土地。已基本完成公伯峡北片区建设任务,开发土地11712亩,整理耕地37076亩,客土回填面积1000余亩,泵站4座,修建支、斗、农渠415.58公里,修建田间道及生产道252.48公里,农田林网及四旁植树14万株。建设规模9.98万亩,新增耕地1.5万亩,总投资2.95亿元的公伯峡南片区正在建设中,积石峡片区和李家峡片区即将开工建设。
通过百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开发区对现有的零碎、贫瘠的耕地和荒草地、裸土地、滩涂等低水平农田和荒滩荒坡开发改造为成块、连片、能灌、能排、土层深厚和肥力增加的高产稳产良田;在整理区通过土地平整,初步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的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新格局,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增粮增收创造了条件。通过各级渠旁和田间路旁的植树造林,形成农田防护林网,有效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水源的作用,使区内生态环境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对建成的公伯峡项目区将按照“规划科学、定位正确、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的发展思路,结合农业园区建设,通过租赁、承包、招商引资等方式,重点发展以优质冬小麦、无公害蔬菜、薄皮核桃等特色杂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促进开发整理土地高效利用。
土地整理使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好处。走在化隆县甘都镇甘都村田间地头,整个项目区耕地平坦、田间道路畅通、支渠斗渠配套完善。村民切实感受到变化:田块由小块变大块,耕作由人工变机械,产量由低产变高产。村民杨先德告诉记者,他家的地整理前每亩产冬小麦900斤,现在每亩冬小麦可达1200斤,每斤按1.5元算,每亩增收450元;在走访中,村支书苏大武告诉我们,现在水渠好了,种的玉米每亩可达2000斤,亩收入2000多元;夏收后,复种大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每亩可创收1000元。现在,许多农民将牲畜全部变卖,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农机具,原来需要个把月进行的秋收打碾,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可直接收割了。他们将秸秆卖给牛羊育肥户,每亩可创收150元。据粗略统计,整理后每亩可增收600元。
目前,海东市充分利用黄河谷地优质自然资源培育的经济增长带,以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平台,以高标准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科技新的实验及管理模式为目的,已启动实施“黄河彩篮”工程。
海东“黄河彩篮”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规划建设面积近5万亩,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5万亩,二期用地1.55万亩,三期用地1.51万亩。工程实施后,能有效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畜产品产业化发展,推进基地农牧业生产良种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