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省委赋予的“五句话”新定位和“在兰西经济区中部快速崛起”新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抓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大关,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00亿元。
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区域结构发生新变化。顺利完成撤地设市,“两区四县”的城市格局确立,经济的联通性、一体化程度大大增强,在兰西经济区的地位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发生新变化。大力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黄河彩篮”基地建设势头强劲,成为全省现代品牌农业新亮点。新增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2402户,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程度达45%。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投资398.6亿元,“一区四园两个集中区”构架已成型。临空综合经济园基本成形,实现了“三年具备雏形”的目标,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落户园区,建成全省首个院士工作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物流商贸等新兴产业体系渐趋明朗。文化旅游互促共建,服务业成为高成长性产业。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格局正在形成,成为我省唯一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核心区完成投资377.9亿元,1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启动实施。官亭、丹麻美丽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建设美丽乡村126个,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速。坚持“生态海东”战略,扎实推进“三绿”建设,南北山绿化力度空前,绿化面积20平方公里。湟水河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全面推广农村保洁“平安模式”,城乡环境极大改观,成功入选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试点城市。
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先进区创建深入推进。探索建立寺院分类管理新模式,在全省首个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伊斯兰教清真寺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稳定基础进一步夯实。民生福祉切实改善。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同步提高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力度逐年加大,现已占财政总支出78%。社会保障有效兜底,“一卡通”填补了全省空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成城乡保障性住房68629套,新农村社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推动建立了县乡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管理服务“一张网”覆盖。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大力简政放权。在全省率先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大幅精简下放行政审批权,保留市级审批项目132项,探索实行契约化管理的政府雇员制。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了新体系,成为最具海东特色的改革亮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投融资模式实现多元化,乐都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成功采用PPP模式,以省上支持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核心区建设资金融资173亿元,带动实施项目146项。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深入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融入途径,主动与中亚地区加强合作交流,与吉尔吉斯斯坦马克市建立友好城市,今年青洽会期间成功举办了青海·亚欧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开发与合作论坛,签约项目51项,总投资421.8亿元。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面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和“班子抓、抓班子”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三基”建设。探索建立了党建“三述四评”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和村民事务代办制,实行村、社综合考评,晋位升级常态化。扎实推行机关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深化与中浦院合作、“全科型”乡镇干部队伍、农村发展党员“双推双选”、党员“空中活动室”、“万人在线网络培训”等党建品牌效应逐步释放。强化“两个责任”,“党政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等制度有效落实。创新监督方式,年初启动实施了督查巡视工作,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求真务实、廉洁干事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存在的突出问题:海东产业层次不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社会管理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不断增多,新旧矛盾叠加并存;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山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不强,全面加强“三基”建设任务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