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海北州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力度
近几年来,海北州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严格按照《海北州加强草业建设实施意见》,通过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牧草品种、提高饲草料生产规模等手段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优化结构,大力推进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2013年投资1994万元建成游牧民定居人工饲草料基地5万亩、一年生人工饲草料基地31.7万亩、多年生牧草良种补贴12万亩,青饲玉米351亩,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的同时为舍饲半舍饲养殖提供了饲草,缓解减畜压力。二是强化基础,推进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快速发展。 2013年共建成青贮窖319处1.34万立方米,可青贮饲料2.4万吨;建成贮草棚49栋1.04万平方米;实施退牧还草围栏工程80万亩;建成120平方米高标准畜用暖棚3360幢,为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后续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是加强保护,不断改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全州已完成草原禁牧面积1180万亩、草畜平衡面积2398.9万亩;牧户生产资料补贴1.45万户;核减超载牲畜82万羊单位;发放补奖资金3.39亿元,其中:禁牧补助资金2.36亿元,草畜平衡奖励资金0.72亿元,牧草良种补贴0.16亿元,牧户生产资料补贴资金0.15万元。使全州4.85万户22.04万人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同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草原管护队伍,聘用村级草原管护员715名,加强了草原执法队伍,提高了草原监管力度,保障了草原禁牧和减畜工作的有效监管。2013年全州共防治草原鼠虫害340万亩,其中:高原鼢鼠110万亩、高原鼠兔90万亩、草原毛虫80万亩、草原蝗虫60万亩,防除草原狼毒草10万亩,有效控制了项目区草原三害的危害,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草原生态得到改善。
虽然在饲草料种植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畜牧业生产实际来看,仍有很大的差距,牧草的季节性供求极不平衡,畜牧业抗灾能力仍然较低,靠天养畜的状况无法彻底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饲草料种植面积少。二是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牧草种植、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三是饲草料种植、收割成本较高,加大了群众的自筹难度。四是饲草料的贮存和保管设施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