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海北州召开 “菜篮子”工程建设观摩会

29.07.2014  11:45

      近日,海北州召开“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观摩交流会。四县各主管领导、乡镇领导干部实地观摩考察了海北州15个“菜篮子”工程建设示范点,详细了解各县发展情况并总结经验。观摩团在门源召开经验总结交流会,安排2014年“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四县主管领导做了经验总结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菜篮子”工程是事关全州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的重大民生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发展,海北州“菜篮子”工程建设能力、生产能力、保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牧业工作会议和全州农村牧区、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行政首长责任制,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突出重点与统筹发展的原则,以门源县打造全省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生产基地、质量监管和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州“菜篮子”保障供给能力。要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发展蔬菜生产基地,采取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生产能力、开辟新基地、开展异地种植等有效措施,加快推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注重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禽生产基地,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基地,在浩门、泉口、东大滩等地建设鲑鳟鱼、红鳟鱼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发展冷水鱼养殖户。要引导和扶持“菜篮子”种植大户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养水平。要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海北州“菜篮子”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说,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是一项关系群众“钱袋子”和“嘴巴子”的重要民生工程。我们要针对起点低、规模小、品种少、能力弱的问题,统筹规划“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布局,重点在规模化、设施化、科技化、生态化、产业化等方面实现突破和提升,夯实“菜篮子”产品货源基础,解决好“干对事”、“走对路”、“建好菜篮子”的问题。要建设高标准、生态型蔬菜基地,大力发展“小菜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要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引导“菜篮子”企业、合作社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支持加工型农牧业龙头企业扩大季节性滞销“菜篮子”产品收购,保障市场供应。要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规范管理,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辅助、社会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市场监管水品。要配备农畜产品质量监测部门相应的监测仪器和监测人员,做好产地批发市场和规模生产基地的质检,形成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各县政府要全面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切实担负起保证“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责任,努力加大财政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菜篮子”工程发展规划,全面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并建立健全权责一致的“菜篮子”考核评价体系,把“菜篮子”生产用地保有数量、重点产品自给率和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全力做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确保海北州“菜篮子”生产能力、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会议提出,海北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应该要因地制宜地抓好肉、奶、蛋、禽等产品生产,丰富品种,保障数量,充分利用一些水土光热条件好、适宜种植的地区建设小菜园,积极培育发展一批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各类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多措并举,努力做大“菜篮子”生产总量,提高自给率。要着力打高原牌、走特色路,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和地理标志特色农畜产品,发展优质、高端特色产业。要通过补助设施农牧业建设、支持建立县级农牧业信用担保平台等办法,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要建好市场网络,着重减少流通环节,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切实抓好牛羊肉、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冷藏储备,保证市场供应。要加快建立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放心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要抓好农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加大科技、农资、信息、气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力度,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和繁荣海北州“菜篮子”市场,努力促进农牧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