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化为幸福生活加分
青海新闻网讯 “十二五”期间,海南藏族自治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文化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几年来,以青海湖、格萨尔、赛宗山、梨花节、黄河文化、宗日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品牌进入历史最好发展阶段,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发展局面和态势。
特别是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由海南州自编自导的大型风情歌舞诗剧《千里和缘》,以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为主旋律,通过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实现汉藏联姻,开启雪域高原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一历史典故,展现出唐蕃古道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展示“圣洁海南”的文化内涵,再一次奏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华丽乐章,成为海南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成立于1964年的海南州民族歌舞团,现有舞蹈队、舞美队、乐队、歌队四个业务部门,56名演职人员。多年来,该团坚持“三贴近”原则,长期深入基层,为弘扬藏民族歌舞艺术、活跃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舞蹈节目《姜国王子》 《草原深处》 《高原人》 《雪域欢舞》 《高原红》 《欢歌起舞》等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多次在省内比赛中获奖。摄影:刘伟
演绎民族团结大爱
作为历时两年精心编排的大型歌舞诗剧,《千里和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不久前,记者有幸观看了这部被誉为海南州民族文化艺术的招牌大戏——精美的藏族服饰、欢快的舞蹈以及运用科技手段表现出来的场景效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剧由“出使大唐、缘定长安、西海情愫、江河欢歌、逻些神韵、千里和缘”六个章节组成,以文成公主进藏为主线,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用丰富的舞台艺术形式,深刻描绘出了1300多年前汉藏联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广阔历史画卷。
“2015年8月,《千里和缘》被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列入全省文化旅游艺术节展演节目在古城西宁青海大剧院进行了首场演出,正式与观众见面,整场演出以其宏大的场面、独特的眼光、巧妙的构思表现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原生态音乐和舞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该剧总导演卓玛杰如是说。
此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观众的反响,海南州多次召开专题创作会,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条分析、归类、总结,采取先易后难、条件成熟的现行修改的工作措施,对该剧进行了认真修改。
为了加快编排进度,海南州分别成立了剧目领导小组和编创领导小组,为《千里和缘》提供了组织保障;针对演职人员不足的问题,从全州文化系统抽调14名演职人员进行了补充,并多渠道筹措前期费用,为该剧的尽快落地提供了人员和经费保障。
与此同时,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导苏自红教授也给予技术指导。围绕千剧的题材形式如何界定,开场以怎样舞蹈形式引出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最后怎样被选出来等内容,苏自红老师不断地帮助完善其舞台细节,从而真正赋予了角色以实在的情感和性格。
据海南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才桑太介绍,所有演职人员在完成公益性演出任务的同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放弃休息时间,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协作、抢时间抓练习,全力以赴进行大剧的编排,顺利完成了初步框架的编排任务。
2016年8月,海南州《千里和缘》演出团赴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上海宝钢集团等对口援建省市和央企进行了感恩演出;精彩的演出获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江苏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
海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叶万彬说,江苏省支援海南州七年来,先后投入大量援建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如今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也让两地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千里和缘》在江苏、上海演出无疑就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演出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海南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深深地道出了海南各族群众的感恩之情。
谱写文化繁荣大戏
取材于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故事,突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的时代主旋律,大型歌舞诗剧《千里和缘》给人无尽的感动与震撼。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赶超奋进,不断地振奋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近年来,海南州充分挖掘、改造、利用蕴藏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并推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品牌,其中,尚尤则柔、安多藏族服饰、扎念弹唱、藏族唱经调、宗教鹿舞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南藏绣、藏族少女成人礼、藏族夹棋等7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促进了剪纸、奇石、唐卡、根雕、曲艺、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有效开发,使得一大批深具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开始初具规模,特别是贵德奇石、贵南藏绣、同德石雕等已逐渐成为海南的亮点和品牌。
在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的同时,各地也开始积极探索文化增收之路,并取得了一些实效:贵南县藏绣带动了茫曲镇、茫拉乡等数千名农牧区妇女创业增收;同德石雕让一大批牧区爱好石雕的年轻人学到了技术走上了致富路;贵德县格萨尔文化中心户以搜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格萨尔王传》为主,兼营藏医、餐饮、文艺演出,成为当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范例。
据海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才航仁增介绍,“十二五”期间,海南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发展局面和态势,现已形成青海湖、格萨尔、赛宗山、梨花节、黄河文化、宗日文化等文化产业品牌,从而提高了海南民族民间文化知名度。
“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南州各地及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形成了以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基础、村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群众文化网络,为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基本阵地。”才航仁增说。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海南州于2016年全面实施“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工程,选派53名“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到基层开展文化服务工作,支持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以重大节庆演出、文化下乡和周末广场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基础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2016年,全州开展文艺汇演、民歌对唱、锅庄舞表演及传统射箭、赛马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1650余场次,文化下乡活动110场次以上,参与人数达到85万人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文化细雨的滋润中,一个个蕴含文化背景的体育赛事也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海南州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二届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高原汽车中国青海湖越野精英赛等品牌赛事的成功举办使得“圣洁海南”这一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特色文化体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千百年的民族传统,并深深融于他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海南州以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荣誉感,正不断开创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短评:以精品意识树民族文化繁荣之本
文艺精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也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实力,在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经济发展、教育群众提升修养素质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千里和缘》再一次以民族艺术的魅力征服了观众,成为海南州乃至全省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在我省扎扎实实推进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从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进行艺术积累,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海南州历来高度重视精品剧目的创作和文艺创作团队的建设,提倡由本土化团队来创作具有时代性、观赏性、积极性和正能量的优秀文艺节目。
藏族歌舞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为了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海南州民族歌舞团定期安排演职人员深入基层农牧区采风,搜集材料素材巩固创作基础,并通过赴外地培训观摩或聘请专业教师授课、点评来提高创作水平。
同时,对时代特色鲜明、立意好,具有价值性和发展性的作品进行重点修改,提炼精品,并对作者给予支持和鼓励,进一步调动创作团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人才是创作优秀作品、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一些优秀的演员也逐渐涌现出来,开始崭露头角,创作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佳作。
诚然,精品的创作,需要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宣传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不断加大对文化艺术领域的投入,文艺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宗教法舞(贵德鹿舞)纪录片拍摄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木聂弹唱《弹唱之韵》光盘及书籍出版发行;成功举办了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酒曲》大赛和全省首届《勒雪》电视大赛等等,这些精品文艺工程的打造,让海南民族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民族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只有树立文化自信的精品意识,才能不断推动民族文艺的繁荣发展,让少数民族文艺的大花坛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刘伟)
故事传真:吃上“文化饭”留住“文化根”
“这些都是手工完成的,绣完一个需要20天。”记者看到公保多杰时,他正在同德县首届农畜产品展交会的现场忙着向顾客介绍合作社生产的藏服配饰。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从放牧到做生意,这种转变对他来说,并不容易。推动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藏绣这门手艺。
公保多杰家住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村。几年前,对于生活在这个半农半牧村的藏族妇女而言,针线和放牧、种地一样熟悉,但不同的是,前者并不能给她们带来任何收益。公保多杰的母亲才秀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二十几岁开始绣这些东西了,家里人穿得都是我自己绣的。”老人说完笑了起来,可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她的这门手艺依旧没有“走出家门”。
“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我对藏绣有了些了解,哪个绣的好,哪个做工一般,我一眼就能看出来。”2016年10月,眼看周边村子里开起了一个个养殖合作社,公保多杰决定另辟蹊径,做点不一样的。于是,以刺绣为主的同德县卡力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就这样诞生了。
今年43岁的华珍措家里有5个人。在加入合作社之前,她每天的工作除了照顾家人之外就是放牧。当公保多杰邀请她加入合作社时,擅长刺绣的她,还是有些犹豫。
“能卖出去吗?没有人买吧?”
在公保多杰多次动员下,华珍措成为合作社创建之初的18个成员之一,而她也开始凭借自己的手艺,每个月有了2000元的收入。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摸索,合作社的产品也由一开始的藏服逐步增加到帽子、香包、配饰和藏绣摆件。产品的知名度也在周边村镇渐渐打开,特别是在村上开了店之后,不少藏族群众都专程到卡力岗村购买他们的产品。
眼看合作社一天天地成长起来,村上愿意加入的藏族妇女也多了起来。4月初,23岁的青增卓玛找到了公保多杰,希望自己也能加入。“一开始我什么都不会,现在能独立完成一件配饰了。但绣的不好,估计还得两个月才能出师。”
到目前,合作社已经有了14万元的销售额,成员也增加到24人,对于公保多杰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们不仅是想挣钱,也想把藏族刺绣的手艺传承下去。就拿我们村上来说,原来会刺绣的都是中老年妇女,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学习藏绣。”公保多杰告诉记者,他希望今后村上能有更多的人吃上“文化饭”,同时,也留住文化的根。(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