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海晏绿色发展路正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海晏篇
青海新闻网讯 曾几何时,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揭开了金银滩浪漫情迷的面纱。
歌声回响,人们眼前浮现的是深邃的蓝天:是成群结队的牛羊,是辽阔无边的草原……如诗如画的草原风情让人们记住了这座美丽的草原古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今天,这座奋起勃发的古城,又被冠以“环青海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高原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同时,被列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排头兵”和“试验田”……
南靠青海湖,北近祁连山,又处湟水之源,因“青山绿水”而闻名,对于海晏县来说生态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以绿色为引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在绿色发展中拓展转型升级的新局面。”海晏县委书记董玉毅如是说。
正因如此,“十二五”以来,海晏县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提出“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全力做大做强各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开放式、节约式耦合共进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让经济跨越发展实现华丽逆转。
现代生态农牧业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主阵地
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与县城遥遥相望,“河清牧场”就坐落在这里,牧场主马诚正带领一群小游客体验着自己动手做酸奶的快乐。“今年7月开张,仅前半个月就收入了4万元。”马诚很是开心。
从当初的传统养殖,“河清牧场”顺应市场需求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集餐饮、牧家体验、奶牛认养、网络销售为一体的旅游+电商的新市场主体,同时带动周边620户传统放牧家庭增收和转型。
“河清牧场”就是海晏县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效益体现从而增产增收一个缩影。
“依托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项目实施成果,让老百姓发展特色农牧业,做强一产,培育全产业链发展的“沃土”,董玉毅说。
经济的转型离不开创新,传统经济自然包含在内。
海晏县加快创新驱动,组织实施农牧业草畜联动工程、生态改造工程、畜牧良种工程、特色引领工程、龙头带动工程、加工转化工程、规范提升工程、品牌打造工程、科技支撑、平台保障工程的“十大工程”,初步形成产业模式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生产设施的生态化、农畜产品的生态化,现代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体系、现代化产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技术装备体系、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4+4”农牧业现代生态发展新模式,打造以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集饲草料种植、生态规模养殖、牛羊屠宰、冷:冻保鲜、加工、销售、餐饮服务、有机肥生产,“八位一体”的生态产业链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农牧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土地上,以往“唱主角”的油菜、青稞、土豆逐步隐退“后台”,蕨麻、金银花、蔬菜等经济作物渐渐撑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草原上,农牧民放下“羊皮鞭”,一个个规模养殖合作社成了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的“新组织”。草原生态鸡、大雁、獭兔等特色养殖也逐渐兴起。
特色种养殖的迅速崛起,以及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推广应用藏系羊“两年三胎”等技术,让科技创新成了农牧业快速发展捷径,海晏县逐渐形成了“县有特色养殖场、产业乡镇,乡镇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示范户(场)”的特色种养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规模种养的路子。
自行车助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大格局
2002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始了肩负新使命的征程。
五颜六色的自行车骑进了海晏县,机遇在前。海晏县在连续十五年参与环湖赛的主动作为下,成为“环湖赛”这项国际赛事拉动当地经济最给力的县城。以文化体育产业助推朝阳产业旅游业发展逐渐成为海晏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心,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步子迈得坚定而有力。
“达玉部落”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单纯的骑行驿站,到环青海湖自行车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再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景区,“达玉部落”已成为环湖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保障功能齐全、管理运营团队有力的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从个人创业,到企业腾飞,再到拉动百姓脱贫致富。两轮飞旋的自行车成了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点。
如今,在海晏县,25家自行车租赁俱乐部相继成立,共拥有自行车7200余辆,投资已达近亿元,自行车相关服务业也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5%、35.16%。其中,自行车骑行游客达到31万人次,创收达5580万元。
迎头赶上,乘胜追击。海晏县全面开展全域景区建设,启动了金银滩一原子城SA级景区』建,实施了以促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旅游倍增计划,培育了达玉民俗村,东大滩水上乐园等一批新旅游景点,打造了自行车游、风马音乐节、草原那达慕等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文化体育品牌,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长并实现了自行车游跨省、跨季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真正富了起来,海晏高原特色旅游名县品牌进一步打响。
“无烟工业”凸显价值打晌经济转型战
思路决定架构。正是有了绿色发展的决策理念与路径,海晏县开始将传统粗犷的资源性消耗工业淘汰,下定决心关停和整治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宁肯放缓GDP增长,也要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董玉毅说:“有了良好的农牧业基础和旅游消费基础,我们围绕农牧业发展精深加工业,围绕旅游业发展新型制造产业,打下绿色循环可持续的主基调。”
生物有机肥加工的青海环友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光伏光纤生产;的天盛光伏光纤有,限公司、手工藏香和酸奶加工的众多小微企业……在以致力打造“西部地区现代高端精品农牧产品及文化旅游产品融合推进示范基地”、“西部地区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青海现代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示范区”的海晏县绿色产业园,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服务产业为主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主体正在落户,引领着“无烟工业”的悄然腾兴。
海晏县以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双创”和推进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加快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两化”、产城融合,提升园区支撑能力,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新模式,全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在关停淘汰洗煤、硅铁等传统高污染企业的同时,以生物有机复合肥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和以康复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孕育兴起,绿色发展的目标正在实现。
全产业链“互动”,掘金“绿色浪潮”,用“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河清海晏跨越发展路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