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湖新区:每天在拔节生长
青海新闻网讯
1月9日,看到新开的大型超市在打折促销,家住海湖新区的石敏和丈夫进门推起了购物小车。从去年3月搬进海湖新区的新房,石敏一家三口感受着新城渐渐“成熟”起来。
7.2万人入住——从嫌远到习惯,平均花了三个多月时间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湖新区已有7.2万人入住,也就是说有两万多个家庭生活在这里。掐指算来,住进海湖新区的这9个月,石敏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担心这里会变成空城,因为还有几家亲友也要搬过来。”
和许多住在海湖新区的普通家庭一样,每天早上,石敏和读小学的儿子6时50分出门,一起坐9路公交车出行,丈夫单位有通勤车,所以出门晚一些。晚上,他们各自从单位和学校回到家里,生活平平淡淡,但许多新鲜事的融入平添了一些暖意。“刚开始的确有些费劲,因为以前住在南山路的时候不用6点就起床,现在稍微起晚一点就来不及吃早饭,所以我们家的零食比较多,走的时候在包里装一些。”石敏说,当初考虑在海湖新区买房,就是为了以后能让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加上海湖新区各方面设施都不错,她和丈夫就卖掉南山路的房子,又凑了一些钱,在海湖新区买了一套大些的三居室。
采访中,记者先后通过十几位海湖新区的居民了解到,从起初嫌远,到习惯住在这里,大家平均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单位的两个同事也住在海湖新区,比我家还往西一点,他们已经买了车,下月打算跟他拼车去上班,更方便了。”石敏说,住进海湖新区前,总听人说海湖新区还没完全成熟起来,要不要再等等,但她看着海湖新区主干道上每晚灯火通明的样子,还是心动不已,打算也成为其中一员,感受西宁新的变化。
创新管理模式——一切为了方便居民
“住进来的人越多,服务就越得提前赶上,现在的很多做法都是在几番思考后创新的,也是出于便民的考虑。”海湖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从去年起,海湖新区就重点在服务方面下功夫。海湖新区陆续安排了社区服务中心、市民办公服务大厅、治安管理部门等,让居民享受就近的社区服务,享受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可喜的是,今年2月,城西区和城北区会分别将海湖新区社会管理事宜纳入各自的属地化管理,届时,随着社区管理、户籍管理、社会治安、卫生监督、道路交通等社会事务管理的完善,已入住海湖新区的7.2万居民将有了“管家”。为了给海湖新区入住市民、入驻企业提供安心、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提供高效、便捷的周到服务,海湖新区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城西区、城北区人民政府按照行政区划负责各自辖区范围内各项社会事务服务、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市公安局、市建委、市林业局、市城管局、市教育局也将根据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管理职责。下一步,海湖新区还将设立文博路派出所、桃李路派出所、海湖交警大队,并设立3个街道办事处,为辖区居民提供社会管理服务。
设施在完善——还请大家呵护
和多数住在海湖新区的居民不同,刘文婷既是海湖新区的居民,又在海湖新区的一家物业公司工作,在她看来,海湖新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这毕竟是新城区,还需要大家的呵护。”
刘文婷所在的物业公司,负责着两个较大的小区服务,从2012年起,小区的入住率逐渐提高,她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去年基本每天都有办入住的,我们经常加班到很晚,要填各种表格,把业主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协调装修、水电费缴纳、宽带入户、供暖管阀调试,有时候业主不理解,还要做解释工作,一天下来都顾不上吃几口饭……”刘文婷比画着自己的业务量,她身后整面墙大的柜子里满满当当的文件夹就是最好的证明。
截至去年年底,新区重点围绕打通断头路,完善微循环支路,加强布局水、电、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实施了通海桥、昆仑大道、府叙路、府汉路等8个项目。从通海路一路向西,宏伟的通海桥成为连接海湖新区与城北区柴达木路的“微型高速路”。与通海桥一并横跨湟水河的,还有文汇桥和文苑桥,加上火烧沟内的5座景观桥,海湖新区已有11座桥梁连接各个路段。然而,对于居民来说,这些桥还有些不够用。为此,海湖新区管委会在充分调研民意的基础上决定,又将开工建设3座人行桥和1座车行桥,有效贯通南北交通,让海湖新区和城北区的居民多走动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