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向现代化设施农业突进

22.09.2015  09:02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柴达木盆地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设施农业转变的目标,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把这项工作确定为全州重点培育的“三大产业”之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增加资金投入,对设施农业进行全面规划,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设施农业,把特色农产品通过设施农业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推动种植业结构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着力抓好规模化发展。按照“十二五”提出的“壮大城郊果蔬、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全州共建成冬暖式温室15507栋,面积7753.5亩,共建立8个规模种植基地,其中德令哈3个、格尔木1个、都兰2个、乌兰2个,各基地水电路等设施已基本配套齐全,实现了全州果蔬产业“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

  ——着力抓好多元化投入。为了加大对全州设施农业的支持,州政府从2012年开始对全州规模化果蔬种植基地配套设施进行资金补助,补助资金达2376万元。同时,为解决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由州农牧局所属水产养殖场和莫河畜牧场两个国营企业共同注册成立了“海西州金穗农业投资发展公司”,作为全州设施农业的融资平台。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质押贷款工作,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投放,多渠道融资,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截止目前,融资平台为企业担保贷款12500万元,贴息350万元。此外,州水利局大力支持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建设,为已建的规模化果蔬种植基地配备了滴灌设施,投资达1300万元。全州设施农业投入达47506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7260万元,州级财政补助资2376万元,企业自筹37870万元。从而建立起了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为全州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着力抓好高标准建设。海西州目前种植的温棚大多为第五代高标准温室,墙体厚度达到4.5米以上,高度4.5米-5米;钢架为外径50毫米的镀锌钢管;卷帘机大多为新式大五轴大功率机型,动力强劲,运行安全;温室外墙加无纺布、保温板等保温设施,保温效果较好,可使棚内温度提高2℃左右;保温被每平方米重量3.5公斤,为5层裸毡,依次为防雨布、无纺布、保温毡、无纺布、防雨布,可提高棚内温度2.3℃;后屋面设计科学合理,采光时间长,保温性能好。设施农业总体设计远高于省上的要求,在冬季极端温度下,棚内最低温度达到9℃,实现了果蔬全年生产,没有空棚期。

  ——着力抓好精细化管理。海西州在设施农业生产中提倡发展反季节果蔬,将省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引进到柴达木,加强设施生产自动化,大量引进果蔬新、特、优品种,基地良种率均在95%以上;棚内设有蓄水池、滴管等配套设施,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管理措施上,引进山东农业技术人员对基地人员进行手把手培训,科学种植水平较高;在设施温棚建设中率先实现了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的自动化控制。据测算,使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平均每个标准棚年可节约成本2690元,有效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因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减少了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蔬菜产量。德令哈新堉种植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在2012年率先推广应用了“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现在已推广应用可追溯查询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德令哈金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该技术正在申请技术专利,今年将大规模推广应用;德令哈万庄农牧公司做到设施农业与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在温棚顶端设置了太阳能板,解决了基地用电问题,即节能又环保;格尔木红伟实业有限公司因地制宜,治理沙山,推广应用沙培技术,取得成功。

  ——实现高产高效。据农牧、统计部门实地调研测产,全州设施农业西红柿年平均单产达到3万公斤/亩以上,辣椒平均单产达到1.2万公斤/亩以上,黄瓜平均单产达到2万公斤/亩以上,菜瓜平均单产达到3.6万公斤/亩以上,各类蔬菜单产都远远高于西宁和海东地区,菜瓜单产甚至高于国内山东蔬菜高产区生产水平。一栋标准棚年平均收入3―5万元,净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相当于种植小麦和青稞的15倍左右。如果种植其它品种,如油桃、葡萄收入更高,一个棚可收入6万元左右,增收效果十分明显。预计2015年全州果蔬产量6.6万吨,产值可达到2亿元以上。

  ——实现示范带动。设施农业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帮助周边农户增收。企业鼓励周边农户承包温棚,企业负责提供优质种子,解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每户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今年,各基地农民承包积极性高涨,承包温棚将达到500栋左右,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农民在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

在柴达木高寒干旱、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气候条件下,设施农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特点,具有主动规避自然灾害、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功能。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生产方式转变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海西州设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与生态和新能源相结合。在荒漠、半荒漠等非耕地区域发展高原生态农业,其意义不仅仅是解决民生问题、获取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在开发的基础上,改善高原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在设施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光伏产业也是战略新兴产业,鼓励相关技术开发和产业示范。

   (一)扩大生产规模,实行统一布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条件和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选择比较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一是继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结合今年省农牧厅设施农业建设项目,重点抓好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日光节能温室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冬暖式日光温室2200栋、改造旧棚580栋的建设进度,力争10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要求,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加大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生产效益,切实提高果蔬自给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协会桥梁作用。全州设施农业各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在协会的统一安排下,根据全州果蔬供需情况,统筹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育苗、品种、成熟期、销售等方面相互协调,统一调配,形成合力,平衡各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努力开拓州内外市场,鼓励生产基地与州内大型企业签订果蔬订单合同,满足消费需求。三是在州内外建立柴达木无公害和绿色果蔬直销点,对全州的果蔬统一销售。

   (二)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和法规,提高和强化设施农业生产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发展无公害化生产。一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特、优、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增加设施农业中蔬菜产品价值。二是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争取产品国内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提高品牌知名度。三是规范和普及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和商品质量标准进行采收、分级、加工、包装、上市,制定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三)强化加工销售,促进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要不断完善产销服务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一要把大力拓展外部市场,拓宽流通领域,作为发展设施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抓紧抓实。二是建立以信息和市场指导蔬菜生产的服务机制。通过组织供需见面、产品洽谈等形式,使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更多地与销售商签订购销意向协议,使蔬菜生产更具有稳定性和目的性,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三是加强蔬菜上市前的处理、贮藏保鲜和加工包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延伸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环节,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最终使设施农业生产和销售各环节服务呈现系列化,走上产业化经营路子。

   (四)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生产水平。在资金投入上,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投资主渠道作用,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企业自筹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健全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各地政府应当在各个方面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吸引更多的资金,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五)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要有优质低价的各种生产资料供应、高水平的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等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二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度重视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还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连接生产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率。四要加强技术人才培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大力推广适用新技术、新品种,全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

   (六)抓好流通建设,强化市场服务。 一是培育蔬菜生产和流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改造两市三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规模种植基地建设蔬菜保鲜库并购置冷藏车。二是配合商务部门,由设施农业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在全州主要住宅小区和市场建立若干个果蔬直销点,每个直销点给予一定的补助。直销点统一标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门店名称和形象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标价牌(签),统一公示监督电话,统一加挂果蔬直销店牌匾。三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会商机制,研判市场导向,夯实生产基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经营秩序,维护市场稳定。(稿件由海西州农牧局提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