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掠影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在缩小
连日来,本报采访组一行奔波在海西广袤的大地,一路走来,村路纵横错落有致,绿树红花相依相偎,房屋院落干净整洁……一幅幅新农村、幸福家园的崭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以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让海西州35个乡镇306个建制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交通方面,新建改建农牧区公路3070公里,全州306个建制村公路通畅率100% ,农村及牧民定居点道路硬化率达92%,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在水电方面,大电网覆盖195个村,偏远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有效保障;实施水利工程263项,解决了7.13万人饮水安全,改善了121.3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条件,改善32万亩绿洲农田灌溉条件,建成9.7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0.30%。
……
与此同时,与百企百村共建、党政军企共建、游牧民定居工程、扶贫异地搬迁、小城镇建设、城市改造搬迁等相结合,打造规划超前、布局合理、村落紧凑、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的新农村新牧区示范村,创造出了多种改造模式,德令哈市蓄集乡就是其中一例。
蓄集乡地广人稀,牧民以放牧游牧为主,因为换季放牧的需要,每户牧户至少有两个定居场所,在夏秋季牧场之间牧户少则相隔十几公里,多则几十公里,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德令哈市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牧民向城镇集中,整合资金,在市区建成了设施配套的陶尔根家园。蓄集乡上千户的农牧民也由此开始了“生产在牧区,生活在小区”的模式。
在采访时,已经入住陶尔根家园近一年的蓄集乡伊克拉村老人闹日拉吉告诉记者,他们家里有5口人,年轻人在牧区放羊,老人小孩都住在城里的小区,水、电、暖、电视冰箱啥都有了,现在和城里人没啥两样了!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
都兰县香日德镇香乐村村民韩进德夫妇,这两天就要开车去附近村里的枸杞种植合作社打工。“地里的庄稼还没熟,闲坐着还不如在跟前挣点零花钱!”
近几年,都兰县通过政府引导,村委会主任、社长及合作社带头人引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如牛羊养殖、农机服务、枸杞种植等特色养殖和种植专业合作社,这让越来越多像韩进德一样的农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海西州按照循环经济与城乡产业联动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积极构建循环增长、互动开放的城乡产业体系。
在工业方面,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等重点园区加快建设,规模日益壮大、特色更加鲜明,成为全州循环经济的主要聚焦点、支撑点和增长点。
在农牧业方面,探索创建一核(科技和机制创新)、两泵(柴达木枸杞、福牛)、多链(九大产业基地为主链条及各条链衍生的次链组成多链)的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
在服务业方面,制定出台《海西州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文化、旅游、商贸等专项规划。设立州级服务业引导资金1亿元,积极推进物流、商贸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昆仑山文化产业园、柏树山森林地质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城乡生产要素加快整合,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带动了农牧民持续增收。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183元,首登全省第一,增幅比城镇居民高出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之前的3.08:1缩小到2.54: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公共服务走向城乡均等
随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开始惠及海西州农牧民。
比如,海西州实施了12年免费教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改善计划,受益学生19830人。
在城乡卫生服务方面,在全州实现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乡医疗卫生机制对口帮扶、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五个覆盖”。在29所乡镇卫生院实施能力水平建设设备配置项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建成400余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站点联网的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
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初步成形;构建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
曾经,一个城里人的身份让许多农村人向往。现在,在海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张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