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林业生态建设成为惠民利民工程
今年以来,海西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打好林业生态建设“牌”,使林业生态建设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利民工程。
一、做法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海西州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生态建设与保护,认真贯彻落实省、州相关会议精神,周密安排部署,严格责任落实,做到领导责任、地块责任、技术责任、管护责任“四到位”,从造林质量、工程设计、资金使用、组织实施等方面一抓到底,定期通报工程进展情况,有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二是强化生态综合治理。结合“三北”五期、重点公益林营造、省州支农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加快道路和村庄绿化,逐步实现从局部造林、小规模封育向整体治理方向推进,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人居环境改善发挥积极作用。全州人工造林3.9万亩,城镇绿化3000亩,固沙压沙(草方格)1500亩,封山育林18.7万亩,完成20个党政军企新农村村庄绿化;落实格尔木、大柴旦封禁保护试点项目,封禁保护1322.6万亩,拉设网围栏280公里,固沙压沙1725亩。三是努力建设生态防护林。在景区绿化中大力推广乡土树种、阔叶树种,实现绿化、美化、景观化的协调和结合。柏树山道路、景区、赛马场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栽植各类苗木近百万株,绿化面积112亩,达到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格尔木光伏园区绿化项目规划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落实绿化资金5000万元,争取省国土厅2万亩枸杞种植土地整理项目资金7000万元,目前正按计划抓紧落实,已完成园区绿化面积3254亩,种植枸杞7000亩,铺设各类管道77万米,打设机井24眼。投资6000万元,完成怀头他拉以色列高效节水项目1万亩。落实资金4300万元,完成德令哈机场道路绿化3公里180亩,着力筑建机场绿色生态屏障;完成庭院绿化150亩,周边固沙压沙1500亩、封育20万亩。四是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投资9082.11万元,落实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843.03万亩,与2004年的456万亩相比,新增公益林面积1387.03万亩,有力促进海西林业生态建设,为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构筑生态屏障。五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枸杞基地建设2.27万亩,枸杞标准化基地土地整理项目1万亩、基地烘干房14座、标准化仓库4座1500平方米,枸杞育苗300亩,黑枸杞育苗200亩,建立林业产业标准化出口认证基地5万亩。推进沙产业转型升级和枸杞产业向纵深发展,有机枸杞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荷兰等国际市场,年内出口有机枸杞可达500吨,建立黑果枸杞口服液生产线1条,年生产量1500万支,有机枸杞微生物国际标准生产线1条,年生产有机枸杞干果2000吨,黑果、红果枸杞压片剂生产线1条,年加工能力10亿片。六是依法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认真开展“护鸟行动”、“绿剑行动”等专项行动,依法查处林业行政、刑事案件,有效遏制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活动,为全州林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理,开展防火演练和检查,确保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上半年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2.6万亩,产地检疫苗木1437.1万株、种子6.02吨、面积7793亩,复检各类调入绿化苗木1864万株、各类花卉近5万株,复检率达到100%。
三、主要问题。一是国家造林补助标准较低,投入严重不足,林业建设成本高,沙地治理难度大,防沙治沙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海西州沙产业发展起步晚,产业种类单一,产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延伸不够,沙产业发展滞后。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四是生态建设用电用水等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影响了建设步伐。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强黑果枸杞采摘管理。全力保护原生植被,强化枸杞经济林管理,推进林果产业化步伐。在做好全州经济林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规程,严格质量管理,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二是做好枸杞面积调查。全面完成全州沙漠化、林地变更、二类调查工作,配合省林业厅完成全州枸杞面积调查及上图工作。三是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中心测报点虫情监测、系统虫情调查,做好调查数据汇总上报;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管理力度,加强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业户管理。四是强化项目申报。申报项目资金3.12亿元,落实造林项目2052万亩。其中,落实高标准造林1万亩,投资3000万元;灌木造林10万亩,投资1200万元;封育40万亩,投资2800万元;栽植黑果枸杞1万亩,投资4000万元;天峻县高海拔冻土层造林试验项目150亩,投资200万元;公益林2000万亩,投资2亿元。申报生态建设项目21个,投资25.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