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五四战略”】绿色产业园的“筑梦”之路

23.08.2018  10:22

  8月16日,在海晏县绿色文化产业园,周太加摆弄着橱柜里的玉简,橱柜另一边的空地上,陈列的马、牛、羊动物标本栩栩如生。从一个个体户到独自成立公司,年收入从几万元变成十几万元,是海晏县文化产业园让这个出生在牧区的年轻小伙子,在逐梦的道路上变得不再艰难。

  2017年10月,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绿色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是海晏县探索推进工业转型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也是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的有力平台。该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0.20公顷,是以文化旅游产业园为主,集农牧业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三园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去年,有经信局和就业局的人到我的店里来找我,他们知道我在做民族工艺品,建议我成立自己的公司,到绿色文化产业园孵化,3年内免店面的租费。”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周太加记忆犹新,因为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今年32岁的周太加来自甘子河乡托华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2007年开始接触玉简,做起了原石的加工。但是他发现,仅仅做玉石加工太单一,收入也不是很多,而后他父亲做动物标本的手艺给了他新的启示。2011年周太加开始一边做玉石加工,一边和父亲学起了动物标本的制作。

  去年6月他关了街上的店铺,成立青海海晏牧羊人民族特色工艺品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到产业园。不再是一个个体户了,经营理念也要跟着变化,年底在就业局的安排下,周太加出省到青岛接受培训,经营思路有了,想法更多了,销售渠道增多了……

  以前只有两个员工,搬到产业园后,规模扩大了,需要的工人也增至8人。原本一年生产动物标本最多的时候只有500多个产品,今年八个月已经手工制作了上千个标本,而且这些标本都已经被订购出去了。说到销售渠道,得益于产业园,自从进驻后,产业园通过多方联系,帮进驻的企业寻找合适的销路,还提供专业的技能指导,这让入驻的企业都收益不少。

  甘子河乡温都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索南才让,每到冬季都会在周太加的公司打工,四个月的收入也有一万多元,而且还学会了制作动物标本。订单一天天增多,今年上半年周太加就有十万多元的收入,他想扩大生产规模,购买了新的厂房,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和周太加一样获益的还有其他公司。在产业园的加工车间内,青海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组装供热采暖设备,一伙人忙得可谓是热火朝天。“我们公司总部在广州,自从入驻产业园后,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北方在供暖方面需求量非常得大,公司今后在青海的发展我们非常看好。”青海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敬正江说。

  目前海晏绿色文化产业园入驻的企业有山东东信、清华启迪、上海数造、青海银谷等20余家中小微企业和服务、实训机构。海晏县经信局局长罗布加介绍道:“产业园将通过特色轻工及生物制药产业、绿色建材及下游集成产业、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等六大绿色产业的发展,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形成以绿色、环保、科技、文化、新能源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丁玉梅)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