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给侧改革 我省工业企业顺势而为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及时研判形势,采取一系列果断举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结构向好、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的良好态势。诸多工业企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兴增长点频现。技术之变、结构之变、创新之变,就像一组经济加减法运算,在促投资、稳增长、调结构、强生态、推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条战线精打细算,谋求发展。
不断创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青海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甘河工业园区中一家电解铝生产公司,在政府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号召下,公司因时而变,注入不一样的互联网基因,利用“互联网+传统制造”技术,新建了电解控制系统、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管控一体化。
加入新技术的可不止百河铝业一家。西部矿业锌业分公司引进加拿大谢利特技术并进行了转化设计,建成全湿法氧压浸出环保工艺系统,一改火法工艺致使厂区烟雾缭绕景象,目前的全湿法先进生产工艺,可实现无二氧化硫、烟尘、废水排放,清洁生产。此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以单质硫状态回收产出硫磺,便于贮存及销售,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2014年4月,重组成立的青海开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起步初期面临着诸多压力,2015年,改革新风吹进厂区,公司上下立下“一年内完成生产线升级创新”军令状,于2016年12月完成资产重组和主要生产设备改进任务,投产后产出的高纯硅铁一举拿下国内大型制钢企业订单,实现盈利。
百河铝业、西矿锌业和青海开源金属材料公司是我省如火如荼改革创新的缩影。2016年,我省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工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新能源稳步发展,园区集群效应明显增强。
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决心,也需要勇气。2015年12月,西矿锌业拿出壮士断腕之勇,全线关停5.5万吨电铅生产系统。“要发展,必须改革。旧的生产线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环保压力大,已经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要求,为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我们主动对铅冶炼产业进行调整。”西部矿业锌业分公司副总经理满自策说,旧系统关停后,公司妥善安置员工,着手重构发展布局。
去产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空间。2016年,西矿锌业将5.5万吨电铅生产系统整体搬迁至格尔木西豫有色金属公司,同原有的粗铅生产系统合并,集中铅冶炼产能,形成综合优势,提高了对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水平。与此同时,先进的氧压浸出10万吨锌冶炼生产系统全线投产,公司年营业收入比过去高了4倍。
而青海开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后,更是吸引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前来研究开发。“我们起步晚,但改革创新后公司发展速度并不慢。现在,我们有国家级的行业专家,有工程师,专业化的团队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青海开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浩说,目前,公司产品供不应求,订单一笔接一笔。
西矿锌业和青海开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我省积极推行去产能的个例,它们的成功转型升级离不开自身的果敢决策,也离不开政府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省政府组织骨干力量,入企业协调服务。引导企业联手,推进产业产品对接,想方设法降低企业成本,力保工业基本平稳。仅2015年,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推进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发展,实施循环化改造工程,全省单位GDP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进入“绿灯区”。
着力绿色发展企业顺势而为
走进百河铝业,厂区里一个个“环保小站”看上去格外显眼,有的工人正在植树,厂区的主要路段有贴有“安全生产十大红线”警示牌,未来,百河铝业要建立一座花园式零事故工厂。
另一边,青海开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我们引进先进技术,不光为了盈利,更是为了担起责任保护环境,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副总经理孙浩说,公司引进了环保系统,为工人和环境撑起了保护伞,未来,他们要为打造一座绿色工厂而努力。
“厂区里的生产用水经过处理后可实现全线循环利用,既节约又环保。”在西矿铝业厂区,只有一座高高的烟筒,西部矿业锌业分公司副总经理满自策说,里面排放的多是水蒸气,厂区生产是全封闭式的,废弃物在排出之前,利用分解的污染物已经全部被抽离出去,变废为宝。
在这三家曾有过经济萧条甚至落寞的企业,如今感受到的却是工人积极向上,企业的生机勃勃。
目前,我省已全面通过“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国家考核,起草《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使环境保护有章可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政府工作主线,只能加力,不能松劲。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刘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