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城市“绿芯”

24.02.2016  09:45

  近日,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与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等在内的10处国家生态公园(试点)获国家林业局试点建设批复。这标志着西宁市在西部省会城市中,率先收获“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向生态城市建设又迈开了大步。

  随着西宁建设实施环城国家生态公园画卷的徐徐展开,围绕西山野生动植物观赏景区、南山旅游风景区、东部旅游风景区、北山美丽园景区、青藏高原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景区、湟水湿地公园景区的生态公园,将以“一园多区”的形式,似颗颗明珠错落有致镶嵌在西宁的城区周围。

  西宁,追求生态家园的梦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新中国刚刚成立,老一辈参与西宁城市建设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在人民公园用背篓背土,垒起湖心公园的劳动场景;从六、七十年代起,学校的学生、工厂的工人、机关的干部,每年的3月12日,都会浩浩荡荡背起铁锨、扛起锄头奔赴南北两山,重复每年进行的的植树劳动,尽管小树苗年年都被种下,年年都会大半干死;再到后来机关单位承包绿化区,想方设法保证树苗的成活;最后到西宁市举全市之力,建设南北山绿色生态屏障。

  戮力同心,锲而不舍。

  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让西宁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任务最艰巨、影响最深远的造林绿化工程从梦想变为现实。

  面对全市年均降雨量仅为380毫米,蒸发量却达1700毫米,干旱缺水的现实,让西宁的生态城市建设变得遥不可及,更没有人会想到西宁市能在西北省会城市中,以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25%增长至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0%增长至40%,人均公共绿地由7.4平方米增长至12平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达到367.15万亩等的骄人成绩,率先迈入国家森林城市的行列。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如今“南北两山对峙,三川交汇”的地理格局使得南北山已经成为西宁市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南北两山好似两片巨大的城市“绿肺”,改善着西宁市的小气候环境, “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林水相依、林路相嵌”的城市环境和生态格局初步成型。

  进入2016,接二连三的喜讯继续撞击着人们的视线,西宁市将构建“一芯二屏三廊道”的城市新型生态格局,让城区新增园林绿地4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保持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3%;

  始建于1959年的人民公园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批复,将投资2.3亿元进行升级改造;

  绿芯森林公园建设启动实施,此举意味着城市“绿芯”,将进一步滋养城市“绿肺”。

  以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为依托,构建三条生态绿色廊道……

  纵观全国森林城市的各种模式,我们既能看到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全国特大城市创森成功的典范——广州,也能看到围绕“兴林富民”主线,实现生态经济共赢的森林城市——杭州,还有以山城文化、抗战文化为依托建设的——重庆……

  能与这样的大城市共同跻身国家森林城市的行列,我们不难得到启示:我们的创森既与这些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有着共同特点,注重自然生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产业转型、注重制度建设、注重意识培育等。也有属于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从着力体现高原城市生态特色、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树立精品意识着手,确立“高原花城,森林西宁,魅力夏都”建设理念,突出区域特色、形成森林网络、坚持以城区绿化为核心等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国家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东风,在秉承西宁独特发展思路、理念的同时,让西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基调中,将发展的底色描摹得绿一点,更绿一点,让老百姓在天蓝水碧,青山滴翠,绿树成荫,芳草如茵中享受改革的成果,才是我们生态城市建设孜孜不倦的追求!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