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长许勤: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
近年来,深圳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坚持“文化立市”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召开之际,就相关问题,《经济日报》记者对深圳市市长许勤进行了采访。
记者:文化产业在促进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圳市近来发展文化产业的着力点在哪里?
许勤:近年来,深圳把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走出去作为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不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2014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553.64亿元,十年增长了约10倍,占全市GDP的比重达9.7%,产业规模已位居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二位。
深圳还制定了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鼓励本土文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近5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26亿美元,超过全国的1/10,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基地和“桥头堡”。
文化产业要形成气候,还须打造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文化企业。深圳积极发挥市场体制机制完善、对外开放程度高、高技术产业发达等优势,大力培育发展文化骨干企业,涌现出以华强文化、华侨城、腾讯、雅昌、A8音乐、环球数码、第七大道为代表的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记者: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精品力作支撑,创作既要有“高原”又要有“高峰”,如何打造出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品?
许勤:深圳坚持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着力打造既展示中国风格、体现深圳质量,又顺应世界潮流、善讲国际语言的文化精品。近五年,深圳共有12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原创大型儒家思想主题交响曲《人文颂》在联合国总部、教科文组织总部及多个欧美国家演出;全球首部以动漫形式讲述儒家文化的人物传记《孔子》发行到120个国家400多所孔子学院和600多间孔子课堂;《熊出没》、《奇幻乐园》等动漫精品打入欧美影视市场。
记者:如何理解当下“互联网+”大潮对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走出去的长远影响?
许勤: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深圳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等跨界融合,加快培育文化新业态。华强文化作为“文化+科技”典型代表,其动漫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伊朗等国建设了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开创了我国文化科技主题公园“走出去”的先河。腾讯成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文学平台;VC/PE、众筹等创新金融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腾讯视频与京东合作的“东乐计划”,通过众筹助力音乐新人发展,开启我国原创音乐新模式。
在此过程中,突出开放合作,搭建文化“走出去”新平台尤为重要。深圳通过精心打造文博会、文交所、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四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国际市场对接,更好地服务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目前,文博会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同时,深圳充分发挥“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品牌优势和创意城市网络优势,不断拓展文化国际交流合作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华强文化成立战略合作中心,深圳-爱丁堡国际创意孵化中心成立,“深圳·香港创意艺术双周”、“鹏城春荟法兰西·中法文化之春”等活动成功举办,在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中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金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