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内涵让春节回归本义

03.02.2017  12:35

  青海新闻网讯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吐嘈“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劲。似乎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时间越是久远,年味就越浓。春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缩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年味已逐渐淡化,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这种变化?怎样才能让年味回归?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忆中的年味

  期盼

  在州委党校罗永红教授的记忆里,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到过年才能有新衣服穿,才可以放鞭炮。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也只有在过年时,家里的零食、水果、糕点才最丰盛。在他的记忆里,每当过了腊八,家里的老人就开始忙活起来,打扫卫生、置办年货、炸麻花、炸油饼,那些就是他对过年最深的印象。

   团聚

  在采访的几位五六十岁的老人看来,在他们的记忆里过年意味着改善生活,而现在过年就意味着子女能回家团圆。家住德令哈市福源小区的何奶奶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在西宁工作,另一个远在西安教书,每年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全家人才能聚在一起,照个全家福,一起吃饭聊天,何奶奶说,那个时候是她最热闹最开心的时候。

   杀年猪

  家住德令哈市平原村的罗先生觉得儿时过年最有趣的就是杀年猪。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喂一头大肥猪,到了杀年猪的那天,一大清早屠夫就拎一根大粗麻绳,带一把明晃晃的屠刀来到院门外,在此之前,主人会卸下一只大门扇。小孩子在那一天也格外勤快,都会早早起来,有的抱柴,有的在厨房烧火,有的往缸里倒水,也有的不时跑到后院看年猪是否睡醒……总之,那一天大人和孩子都异常兴奋。杀完年猪,主人会用猪大肠装乞马(面肠),邀请亲朋好友、四邻八舍来品尝,那种乡里乡情也是记忆里最清晰的一抹亮色。

  在村里,杀完年猪后年味便越来越浓,每天都有不同的花样,正如民谣传唱的那样——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鸡办年货;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晚上守一宿;初一拜年;初二出嫁的人回娘家;初三上坟;初五过破五;正月十五闹元宵。

   除夕

  在德令哈土生土长的丁淑梅女士的印象里,年味最浓的便是除夕夜那一道道有讲究的饭菜,在丁淑梅看来吃的不仅仅是一顿饭,而是过年的一种心情。每到年三十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家里人会先吃第一道饭——拦嘴面片。吃拦嘴面片前会先盛出一碗上坟时祭祀用,上完坟就可以开饭,在祖辈们中流传的说法这是“吃钱”,吃得多就代表钱越多。晚上七、八点开始吃第二道饭——吃肉、啃骨头,代表骨肉团聚。零点开始吃第三道饭——饺子,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代表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除夕这晚,本家的亲戚都会互相串门边吃饭喝酒,边聊天守岁。

   喝年茶

  煨圣桑、喝年茶、串蒙古包拜年,那是宝力德记忆中的牧区年味,在他的讲述下,蒙古族过春节时的气氛扑面而来。蒙古族将春节称为“查干萨日”,从腊月二十三“祭火节”开始,正月三十结束。喝年茶是宝力德最深的记忆,通常是由小孩先给老人敬茶,老人接过茶抿一下,以示接受,这是蒙古族一直传承的尊老习俗。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家里就开始炸“吉祥馍”(用面做成的五畜),这是祭天时要用到的食物,也是过年的主要食物。供祭佛时要在供台上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形状,上面还要插上特制的金银花,再用七个小铜盅倒满马奶酒或清水,然后点上长明灯。同时,开始张贴用蒙文书写的对联。从年三十晚上开始,家家户户桌上都要摆放“虚木尔、查嘎、德吉”(拜年时礼节用食物)。此外,全家还要吃许愿饺子,包饺子时,老人会特意包几个有许愿物的饺子,包有柏树叶的饺子象征“长命百岁”,包有青盐的饺子象征“多才多艺”,包有钱币的饺子象征“财富”等。

   年味淡在哪儿

  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反而越来越淡,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

  年味究竟淡在哪?正如罗永红所言,现在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经济还是娱乐生活都要比以前丰富得多,平时想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都能及时满足,所以人们心中少了那份对过年的期待和向往。现在年轻人追求方便、快捷,简化了很多传统礼仪,对传统文化的忽视让节日少了仪式感,这也是造成年味流失的原因之一。

  在80后韩先生看来,现在过年和平时节假日差不多,网络、微博、微信这些新兴的通讯方式改变着过年的问候方式,发红包都是通过这些介质进行传输,面对面的交流变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像以前那么亲切。韩先生说,还记得短信拜年刚兴起那阵,大家都是等到零点过后才开始发送短信拜年,结果在那个瞬间好多短信都发不出去,有的短信发出去了第二天才收到。现在也有人通过短信拜年,但是好多问候内容都是复制、粘贴的,也没什么新意,都懒得看。

  而让宝力德感受蒙古族传统年俗受到具大冲击的则是,喝年茶时的处所变化和饮食变化。以前在牧区,他们喝年茶时一家人聚在蒙古包异常热闹,现在进入城市后,由于语言、习俗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年时要么在饭馆聚会要么在家中聚餐,年味明显的不如以前。

  楼房也疏远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乡里乡亲之间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亲,这是陶师傅这些年过年最深的感受。陶师傅说,以前在重庆老家,过年时一个村子里的乡亲互相串门、聊天、打牌,谁家做好吃的都会给邻居端上一份,到饭点了加双筷子吃完饭都能玩一天,没有隔阂没有距离感。自从住进楼房后,有时候甚至连对门邻居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互相串门了。

  马女士则认为,现在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广阔的选择空间让很多人兴趣发生了转移,比如,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多种文化娱乐满足了大部分人的内心需求,从另一方面也淡化着年味。

   让节日回归本义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家普遍感到春节的年味已逐渐淡化,对于年味淡化我们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春节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年味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对年味不足的抱怨,反映的是传统年俗的消逝和过年方式的转变,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同时,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也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中国从农耕文明的安土重迁进入到工业文明的自由迁徙,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

  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变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没有祈祷和敬祭的内容,春节失去了些庄严的文化氛围,过年由过去的祈福纳新,转向家庭的团聚、亲情的升华,从物质享受转为精神追求。

  在快节奏的生活面前,传统节日的这种仪式,确实显得繁琐,但它代表着一种敬畏,一种寄托。真正参与其中,便会知道,很多节日除了吃喝玩乐,还有更深刻的内涵。或许,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便捷、迅速、简单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不管怎样,生活总是需要有一个“路标”,我们总需要在前行路上停一停,沉淀、沉思。节日中的那些仪式,正是生活中的一个个“路标”,给人指引方向。

  尽管年味淡化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曾以独特的方式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变化,传统也应跟上时代步伐,文化内涵也应不断创新,如此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随着时代发展,春节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如何增加、如何创新传承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