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个需要用心感悟的日子

05.04.2016  02:20

  儿时,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每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白衬衣、蓝裤子、红领巾、小白花,还有一餐能和同学们共享的午饭,便组成了那一天的全部元素。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儿时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触仅限于“听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仅限于模糊地感知“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仅限于在当天的作文结尾处写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踏着先烈的足迹,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一切就是仅限于此,后来才慢慢明白,这些便是最“初”的传承和感恩。

  是啊,传承和感恩便是最好的告慰。但我们却总是在思考,我们要传承什么,又该扬弃什么?

  有人认为:“清明节从传统节日到法定假日,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改变,更让人体会到传统文化回归的意蕴,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一语道出了清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揭示了清明节深层的文化内涵。

  上坟扫墓,祭祀祖先或英烈,无论是对亲人的哀思,还是对英烈的告慰,其内涵始终是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和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的革命传统,这正是我们要传承的实质所在,而外在形式的一些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我们应该早早摒弃。

  要传承也要“推陈出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追求与以往大不相同。清明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所以在今天仍然能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需求之下,有其可取之处,也必然与时俱进地吸收了一些现代文化,而这些“可取之处”和“吸收”,就是人们在传承清明文化过程中,一次次或多或少的“推陈出新”。

  在时代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更多的人认为,缅怀逝者,重在真诚;祭祀先辈,贵在“走心”。因此,文明祭祀渐渐成为主流,送一朵花,植一棵树,让思念静静流淌,既寄托了哀思,又美化了环境;时下流行的网上祭祀,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为逝者献上鲜花、香烛等虚拟祭品,只要发于心、出于情,形式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春风拂绿柳枝,又是一年清明时。心中那总也挥之不去的哀思又猛地涌上心头,一遍遍地追忆往事,一次次地刻画回忆。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亲人“隔空对话”?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遥寄一份思念;将殷殷嘱托铭记在心,完成逝者未完成的遗愿;抑或是延续逝者心中的热爱,将一种精神代代传承。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场历史和现实的对话,而感受这场对话的则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于先辈的感恩之情。我们需要一种精神,让民族的记忆不断片,秉承遗志,让每一个筑梦的人有一种责任,有一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