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故事记录海东民生幸福账
贫困患者接受治疗
乐都区洪水镇河西村
一排排保障性住房鳞次栉比、一栋栋新校舍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水库饱灌良田……如今,海东市城乡百姓的“福气”正接踵而至。一座城市“幸福感”的提升,改善民生是关键。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海东市坚持公共财政继续向弱势群体、基础薄弱行业、民生薄弱领域倾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民生投入,紧紧围绕实现百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将全市财政支出的78%用于民生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更加坚实。
农村生活赛过城里人
2014年寒冷的冬天,在乐都区雨润镇深沟村村民海文风家,干净整齐的屋子里已经没有了烤炉的身影,一家人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厨房里准备晚饭。“今年村里给我们通上了天然气,我们自己烧锅炉,家里取暖、烧饭都用它,又暖和又干净,现在的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滋润!”海文风说。
从前的深沟村又脏又乱,刮风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满是泥泞,垃圾随便扔、污水随处倒。如今的深沟村,进村的土路已经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每家每户的围墙、大门都经过翻新改造。在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几位老汉靠在凉亭外的柱子上,晒太阳聊天,享受着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惬意。
2014年,海东市安排了官亭、丹麻2个美丽城镇和126个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长远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大幅增长。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变,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邮政、金融和优美环境“八到乡村”,全市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各族群众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
白内障老人重见光明
前几年,民和县的很多白内障患者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治疗,一些家庭更是因病致贫。“能让患者通过免费的手术得以复明,我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很大改善。”这是每一个白内障患者家庭的愿望……2014年5月21日,80岁的关秀英在女儿李桂兰的陪伴下,在民和县人民医院等待手术。眼看着母亲模糊了十几年的眼睛就要复明,李桂兰既紧张又欣喜。李桂兰说,接受免费手术后,关秀英又重新看清了天空的颜色。
围绕实现人人“病有所医”的目标,海东市2014年投入15.45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同比增支269亿元,增长21.1%。全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先住院后结算、分级诊疗等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处置,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明显改善,享受到了更多健康红利。
政府分房有了新生活
2014年初,海东市民李寿林通过社区申请了保障房。当年10月,李寿林就接到通知,他申请的保障房分配下来了,是一套门窗、燃气锅炉、厕所马桶等基本设施齐全的40多平方米新房。在亲戚的帮助下,添置了几件新家具后,李寿林就迫不及待入住了。“房子暖气烧得好,再也不用为取暖发愁了。”李寿林说。“没想到政府还想着我们这些人,说句实话,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房子给我分下来了。现在的生活,真的很不错,我已经很满意了。”
近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城乡安居工程,引导和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海东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4年,海东市完成住房保障支出11.9亿元,同比增支7.2亿元,增长153.6%。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17万套、农村“两房”2.88万户,积极改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使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的愿望逐步实现。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2014年,海东市积极落实民生政策相关配套资金,支持教育、社保、医药改革、文化惠民,推动新型城镇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实“1+9+3”教育经费2.9亿元,设立513个巡回走教点,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8%;投资5.2亿元,共实施标准化学校、学前教育、教师周转房、薄弱学校等建设项目97项。朝阳中学、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在开展农民工、被征地农民、未就业大学生及就业困难群体技能培训和创业促就业工作中,培训城乡劳动力近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近万人。省内外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5万余人(次)。同时,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城乡居民筹资标准统一,完善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及“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实现了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在海东西宁就医“一卡通”……
当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新海东建设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时,民生,这个推动社会发展,见证百姓幸福的车轮也没落下,而是在经济的拉动下,不断向前,铺展出海东人更加幸福的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