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故事:西宁书写脱贫攻坚样本
花海经济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推进会上,市委书记王晓指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等重要要求,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扎扎实实落实精准帮扶城乡困难群众的政策措施,致力让困难群众共享“幸福西宁”。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注定是我市脱贫攻坚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80个贫困村退出、2.6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能否实现,对打赢脱贫攻坚第一战具有决定性意义。令人欣喜的是,通过扎扎实实贯彻落实,目前,在我市“精准脱贫”的概念和认识已逐步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社会各界都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扶贫济困活动中来。西宁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市委市政府指出,西宁作为省会城市,有责任、有义务先于全省确定的脱贫时限,实现整体稳定脱贫。用心、用情、用力,我们正倾情书写脱贫攻坚西宁样本!“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标明确,《西宁市脱贫攻坚行动方案》、"1+8+10"精准扶贫配套政策的制定实施,让我们的扶贫路径更为清晰,我们将致力实现可持续脱贫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
今年,湟源县日月乡本炕村107户村民迎来了两件头等大事:
一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民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告别了土坯房,搬进了交通便利、整洁漂亮的新村。各项扶贫资金补贴下来,29户贫困户基本不用添钱就可以乔迁新居。二是搬迁后在原宅基地上,一处3000亩的生态牧场被建立起来,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可以获得分红,同时,还可以为牧场打工再得到一份收入……
巨大的改变化作一汩汩暖流,温暖着村民的心,让他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从本炕村出发,到老爷山下的大通县朔北乡边麻沟村,再到位于湟中县县城西北部的拦隆口镇尼麻隆村,人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温度和热度。
脱贫路上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
【温暖故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是党和政府帮了我。”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贫困村民汪治海这样说。去年外出务工时汪治海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不仅断了六根肋骨,而且头部、腿部等多处受伤,家庭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今年年初,正当他为没有办法干农活、家庭没有生计来源而一筹莫展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主动找上门来。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出资买来药材种子和化肥,帮助汪治海种到了地里,药材丰收后所得利润全部归汪治海所有。同时,在汪治海身体好一点后,他又被安排到专业合作社务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年汪治海的小儿子考上了哈尔滨的一所大学,村委又帮他申请了贫困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双重资助。“他们的帮助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汪治海正日渐从困难中走出来,光明就在眼前。
在我市,和汪治海一样,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人还很多,在脱贫的道路上,我们决不让一个人掉队!
【精准识别】西宁贫困面大,市属三个县均戴着贫困县“帽子”。新一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中,全市识别出贫困村330个、贫困人口为7.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7.97%,相当于100户里,就有8个贫困户!贫困村、贫困户大多处于浅山脑山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贫困程度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而且贫困问题与发展、生态、社会保障等问题相互交织,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一次次走访、一次次调研之后,西宁为全市贫困人口的贫根病灶拍了一张“X光片”。市委市政府更加清醒地看到,当前,西宁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实现减贫任务,难度大,意义更大;要力度,更要精度。
经济基础薄弱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的现实,决定了西宁扶贫开发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精准施策,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守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不能为了生存而破坏生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多民族聚居造成的文化差异,考验着我们扶贫工作的智慧和耐心。
驻村干部
成为脱贫攻坚“领跑者”
【第一书记感言】 “刚到下红村时我有些盲目,现在我对当好这个第一书记越来越有信心。”采访中,湟中县拦隆口镇下红村第一书记张宇对记者说。从抓党建入手,到重新制定、梳理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整顿村容村貌;从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到大力扶持开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再到确定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整体思路。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下红村发生了巨变,曾经为生计而愁眉不展的贫困群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采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用心、用情、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好干部就在群众身边!目前,省市县1093位驻村工作队员长期生活在农村,2.5万名干部职工与2.16万贫困户成了“亲戚”,带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
【强有力的保障】市委书记担任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强有力的脱贫攻坚领导机构。建立了领导联系贫困村工作机制。全市37名市级以上领导联点44个乡镇,市县两级169名县级干部联点371个贫困村、后进村和维稳村。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全市精准脱贫干部驻村工作呈现出“响亮开局、全面铺开、逐步深入、效果初显”的态势。同时,我市研究制定了《西宁市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形成了"1+8+10"精准扶贫配套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全市全面推进扶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真金白银的投入】我市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6年到位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5106.4万元。市级财政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800万元,较上年增长26.3%。
【动真碰硬的考核】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有动真碰硬的考核。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扶贫第一责任人,把扶贫工作抓在手上、亲力亲为。我市严格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所有扶贫工作队员的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村党支部,工作队驻村期间,干部由县委统一管理和考核,工作期满由县委作出鉴定,作为原单位干部使用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另外,还出台《精准扶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精准扶贫实行责任追究,确保扶贫扎下去、做起来,落到实处。
挪出穷窝
易地搬迁搬出幸福来
走出山沟沟!这是长期以来贫困山区群众的期盼。
今天,一批群众的这一期盼变成现实!大通县青林乡雪里合村47户村民搬出大山、湟源县日月乡本炕村107户村民从山间搬迁到了公路旁,湟源县巴燕乡上浪湾村新房即将完工,47户村民即将迁入新村......据悉,今年我市实施的易地搬迁项目涉及47个村、3344户,2401户住房主体已建成,目前有1453户已经搬入新居。
【搬迁故事】 “过去我们村在脑山里,大龄男青年都找不到媳妇。搬迁下来后,大家住进了漂亮的大瓦房,村容干净整洁,交通方便了,年轻人出门打个工也方便了。今年村里喜事不断。已有好几个姑娘嫁进来了。”走进大通县青林乡雪里合村,村民刘大爷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搬迁前,大通县青林乡雪里合村位于脑山地区,距县城36公里,距乡政府3.2公里,该村林棵掌社和黄瓜湾社的82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出行难、看病难、生产发展难、青年婚娶难等问题尤为突出,村民们就医上学需要走四五十分钟的山路。为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通县分两年对该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共搬迁安置贫困群众47户193人。搬迁后村民居住在乡政府所在地上阳山村城西公路沿线,距离乡中心学校和医院不到1公里,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同时,搬迁后通过退耕还林(草),土地流转种植牧草、马铃薯,既保证了土地收益,又解放了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迅速向第二、第三产业转业,拓宽了致富渠道。
村级范本
特色产业拔穷根儿
【村支书感言】“通过花海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截至目前,我们村农户今年的户均收入已超过3万元,全村贫困户10户已经实现脱贫!”大通县朔北乡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骄傲地告诉记者。
大通县朔北乡边麻沟村与老爷山4A级景区、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及互助县南门峡水库毗邻,该村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土地流转,资金、扶贫资金注入的形式筹措建起了花海景区。今年运营不到三个月,花海景区就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花海的发展,带动本村15户村民发展乡村自助游,10户村民开起农家乐,户均日收入为1000余元。带动15户村民摆起特色小吃摊位,户均日收入100元。解决了本村50人就业,月工资2000余元(其中,解决10户贫困户每户1人稳定就业),带动乡村住宿2家。
同时,投资1500万元的湟源县饲草扶贫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涉及67个村9967户36864人,其中贫困村有36个,涉及贫困人口2311户6805人;湟中县下红村200亩芦笋种植基地,藏香猪养殖、土鸡养殖购销协议已签订,保障贫困户收益;大通县桦林乡优化乡村旅游、优势作物种植、特种养殖等产业发展布局,带动全乡贫困人口加快发展……
要拔掉穷根,贫困村主要靠什么?从这些典型事例中,我们看到,要拔掉穷根,贫困村还是需要依靠更加精准的扶贫,依靠具有特色的扶贫产业项目来带动。
【具体举措】围绕年内完成80个贫困村退出、2.6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我市在找准精准脱贫路径的基础上,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措施。为80个贫困村制定了基础设施及公益项目建设计划;对2.6万贫困人口确定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八个一批”为基本途径的脱贫路径。产业扶贫项目覆盖84个贫困村,涉及贫困人口10626人,非贫困村贫困人口19252人。330个贫困村已注册成立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716家,合作社带动贫困户重点发展蔬菜、油料、中藏药材、饲草、苗木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牛羊、奶牛、生猪、兔禽等养殖业发展,建设生态牧场6个。村级50万元互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乡镇到村,152个贫困村组建互助资金合作社,制定相关章程并启动运行;178个贫困村将互助资金注入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扶贫放大贷款规模,提供充足发展资金。8个旅游扶贫项目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农家乐、体验观赏、徒步旅游、自驾车营地等项目。
扎实推进行业扶贫。我市行业扶贫落实项目200多个,投入资金达10亿多元。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协同作战,基层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精准扶贫途径,全力以赴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我市一些县乡(镇)还积极探索,开创性地采取“私人定制”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如大通县城关镇上毛佰胜村、西关村在广泛针求群众意见后,利用每个贫困村民的5400元产业扶贫资金,以优惠的价格在镇上好地段购买了商铺,两村贫困户对商铺租金实行两年一分红,这种方式受到了贫困户的欢迎。
双重资助
让贫困大学生开心上学去
【温暖故事】今年以549分考入武汉大学的马占宝获得了我市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马占宝的父亲对记者说,“家里两个老人都有重病,娃娃还要上大学,就靠我一个人打点零工,学费、生活费成了最大的负担。现在好了,有了新政策,尕娃的学费和生活费都解决了,能开开心心上学去了。”每年7000元的学费补助、每月403元的生活补助,对马占宝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率先出台】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治愚。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都能无忧无虑地上学去,今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实行“双向”、全程资助。由民政、扶贫、教育三部门联合快捷审核审批后,为符合条件的947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和生活费,全年共计1010万元。《办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市的教育救助政策短板,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让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定实现教育救助脱贫的目标。我市教育部门还落实资金7336万元,新建、改扩建56个走教点及8个农村学校改薄项目,40个项目已完工。对330个贫困村中的1.42万名贫困学生分别实施学前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及“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中职教育资助政策。
医疗保障
让困难群众看病不再愁
【温暖故事】“今年我的儿子住院7次,低保报销医疗费2.4万元,我们自己仅出了4000元钱。真感谢党的好政策!”大通县桥头镇元树尔村低保户苟海龙是一位残疾人,他的家庭主要依靠低保收入来生活。2016年儿子小苟患上重病,我市对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障举措极大地缓解了苟海龙一家的生活压力。
【具体举措】今年,我市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将全市农村7.2万名贫困人口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目前,西宁市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3.41万人,参保率99.8%。我市已经建立了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医疗保障模式,通过发挥三条保障线的保障功能,较好解决了我市各类人群,特别是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截至9月底,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7.23万名贫困人员报付1.3万人次门诊医疗费86.1万元,报付6512人次住院医疗费278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