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畔:在挑战中追逐“碧水蓝天”
11月10日星期一西宁阴转小雪
清晨,省“生态环保媒体行”第一采访组成员在迅速集结后,一行10余人便顶着寒风,把西宁作为首站,开始了长达20天、从我省东大门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跋涉几千公里的采访行程。
西宁市采访面广点多,从西宁近年一直围绕治理“大气污染”发起的不懈挑战中拎出主线,从西宁市一路追逐“碧水蓝天”的艰辛足迹中寻找亮点。
采访组首先来到位于西宁市八一路水电四局明珠物业公司乐家湾供热站。这家投资2000多万元于今年5月动工、10月14日完成“煤改气”的供热站,赶在寒冬之前,为辖区3600户、1万多居民送来了融融暖意。
占地15亩多的供热站大院被四周的居民楼环绕其中,二层三台庞然大物般的燃气锅炉坐落在一尘不染的宽阔空间里。明珠物业西宁分公司副经理周秉堂充满感慨地说:“以前这座锅炉房,一到冬天院里上千吨煤堆起十几米高像座山丘一样,加上输煤廊道、除碴廊道,院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锅炉房里4台60蒸吨的燃煤锅炉每天都吞掉上百吨煤炭,锅炉房内更是乌烟瘴气。居民按住房每平方米交5.5元的取暖费,还感室温不够,更闹心的是整个冬季,四周的楼房都在黑烟和煤灰的包裹里,许多居民都给窗户加了密封条。今年上了‘煤改气’,空气质量明显感到纯净了。”
一侧的锅炉监控室里,操作台上指示灯明灭,显示有序和宁静。56岁的锅炉班班长周广德,曾烧过锅筒锅炉、天然气钢体锅炉,现在又执掌真空锅炉,照他的话说,以前的锅炉工在大家眼里是“又脏又累的下苦活”,一个班十几个人紧忙乎,下班后“看不清鼻口眼睛”,现在一个班只需要3个人,穿白衬衣都不落灰,一个煤改气让住户舒心了,不再“祸害”大气了,锅炉工更是沾了大光。
在水电四局家属院2号楼2单元郭俊生老人家里,老人穿着棉毛衫已开始忙乎午饭,郭俊生说:“换了煤改气,室内温度达标不说,取暖费也从原来的每平方米5.5元下降到4.9元,家里一年就可节省200多元钱。”老人一番话让人感到,一项“煤改气”的环保工程,令一缕阳光透过纯净的空气,照耀在百姓的心上。
打造西宁的“碧水蓝天”,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有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9天,优良率达75.6%,与去年相比,优良率提高了18.4%。在这组让人振奋和欣喜的数据里,采访中围绕治理大气污染推出的“黄标车”鼓励淘汰,西宁第四污水处理厂在建成后投入试运行,都为西宁市“碧水蓝天”的金名片在当下和未来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的采访中,更感受到这家50岁的老企业在环保事业中亮出的新担当。
步入企业大门,给人的是环保和园林之美。在一幢幢厂房间,几座高达几十米的塔柱在半空里吐着白烟,格外“扎眼”。看到大家的疑惑和不解,公司设备能源管理部副部长摆国睿平静地说,那是公司在企业完善环保设施中建起的脱硫塔,塔中冒出的是达标排放的无污染雾状蒸汽。企业在一度困难时期,首先不是考虑如何增添设备提高效益,而是投入10多亿资金引进环保设施,仅每年保障这些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就需1.2亿元资金。
在公司的废水处理中心的屋后,看到一条巨大的污水管道源源不断地把企业的各路废水聚合在这里。摆国睿指着一个废水处理流程图解说着。这项废水处理系统投资达3千多万元,通过一系列理化废水处理流程,污水变废为宝100%回流使用。污泥在浓缩、脱水后又全部回到原料中就地消化,既节约了资源,又为西宁的环境保护在企业内部“锁死”了污染源。
从早晨忙到飘雪的夜晚,虽身感疲倦,心却一直为西宁在挑战中舒展开来的“碧水蓝天”的绚丽画卷感奋不已…… (萧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