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谷地:环境变化发展的见证者——献给6月5日世界环境日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今年6月5日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本版今日刊发有关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有关文章与图片,旨在通过宣传,广泛传播和弘扬环保理念,呼吁人人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发源于海晏县包呼图山。东南流经西宁市,到甘肃省兰州市西面的达家川入黄河。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由于流域有不同的岩性与构造区,因而发育成峡谷和盆地形态。峡谷有巴燕峡、扎马隆峡、小峡和老鸦峡等。峡谷一般长五六公里,其中老鸦峡最长,达17公里,两壁陡峭,谷窄而深。盆地有西宁盆地、大通盆地、乐都盆地和民和盆地,其中以西宁盆地为最大。
湟水河穿流于峡谷与盆地间,形成串珠状河谷。下游河谷宽阔,富水力资源,灌溉便利。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河,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这是一组拍摄于湟水河畔的图片,片子中,摄影的主观艺术特征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湟水河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妩媚可亲,娇柔动人,氤氲的水汽笼罩在河面,河水波光潋滟,画面中的一切显得那样平静从容,仿佛向现代人诉说着一段美好的往事。图片中描绘的湟水河充满了诗情画意,看了这美好的影像,可以唤起更多的人参与到湟水河的治理与保护工作中去。
湟水河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像世界上其他大河一样,哺育着文明,承载着传奇。在湟水流域美丽富饶的百里长川,孕育出了灿烂的马家窑、齐家、卡约文化,湟水河以母亲般的宽广胸怀,拥抱着流域3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她用清冽甘甜、乳汁般的河水,无私地养育了青海省约60%的人口,她在历史的时空中,谱写出河湟谷地文明的灿烂篇章,在悠悠岁月里,唱响了河湟谷地最动听的“花儿”情歌。在暴风骤雨洗礼过的历史天空中,她曾见证了河湟谷地仁人志士奋斗的足迹。明净的河水中,曾映照着彩陶的文明火光和古丝绸之路商队的影子。她同河湟谷地的人们情感深厚,血脉相连,密不可分,人们亲切地称她为“青海的母亲河”。在当今社会,它又见证了时代的伟大变迁。
这是一条传奇般的河流。
这是一条人与大河间充满情感且相互依存的河流。
这是一条浇灌着“河湟文化”灿烂之花的古老河流。
这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河流。
这是一条充满生机和生命的河流。
她曾碧波荡漾,飞鸟戏水,鱼游浅滩。岸边,蜂鸣蝶舞,绿草如茵,人们在阳光下尽享河流的惠泽,在星光下聆听不变的涛声。
古今中外,关于河流的故事,历来为文人骚客所垂青,清代诗人张思宪有诗云:“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烟。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词句,是那一时期湟水河良好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湟水河畔,人们依旧能看到诗人描写的美好情景。
在湟水的哺育下,河谷地带至少在宋代以前到处草木丛生,绿树成阴。北宋李远在《青唐录》中描述当时湟水流域是“宗河(湟水)行其中,夹岸皆羌人居,间以松篁(篁概指灌木),宛如荆楚(江南地区)。羌人多筑物而居,激流而碨(水磨)”。
时光荏苒,星移斗转,当势不可挡的历史车轮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将农耕文明的古老中国推向了工业时代,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浪潮中,河湟谷地的城镇面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迁,城镇崛起了,人们富足了。湟水河,这条曾无私养育了青海各族儿女的大河,却痛失了和她自古相依相伴的各种各样精灵般的水生物。“石板鱼”对河湟谷地的人们而言,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和一种人们熟知的普通水生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它的身影曾广泛地分布在374公里长的流域里,它是河水的自然产物,是河流充满生机的一种重要符号,也是人们讲述湟水河故事的重要角色之一。随着河水的不断污染,水体已无法承载生命形式,“石板鱼”在湟水河已彻底地销声匿迹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加,很多人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去。流域沿岸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为湟水河增添了一道道人工防污屏障,湟水河的水质相对于前些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今年春天,人们有幸在湟水河的浅滩看到了一群群水鸡在河水中嬉戏,这样值得欣慰的景象,预示着湟水河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又会成为一条令人亲近、充满生机的河流。(刘毅 武新秦 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