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域经济发展迎新跨越
拥有“丹噶尔古城”美称的湟源县,曾经是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故地。近年来,为全面发展县域经济,再现茶马互市的繁荣,湟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行县的定位和“三县建设”的目标,按照市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抓项目增投资为支撑,以建设“全省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文化旅游名县和湟水河上游生态建设重点县”为思路,湟源县域综合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15年,湟源县域经济实现历年来实施招商引资最多、开复工项目最多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居全市第一,在全省2015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跻身扶贫绩效考评A级县……
优化结构、增强后劲
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4亿元,比2010年增长1.39倍,年均增长10.1%,人均GDP达16990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比重为19.8:43.8:36.4,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达1.56亿元,年均增长16.8%,是2010年的2.17倍。
组织实施大华水库、中医院医技楼、设施农业等全社会项目689项,累计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66.77亿元,由2010年的14.7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25亿元,年均增长27.7%,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健全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引进并实施招商项目190项,累计到位资金81.35亿元,有力支撑了投资增长。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开启了加快迈向富民强县的新征程。
重视三农、提升效益
农业农村工作成效突出
饲草、蔬菜、油料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20.54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28.7万亩,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88%。各类种养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建成蔬菜基地4.7万亩(次)、青蒜苗和包心菜等特色产业村12个、蔬菜温室1159栋、畜棚2.2万栋、规模养殖场85个。土地流转面积由2010年的5.5万亩扩大到15万亩,增长2.7倍。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9个乡镇59个贫困村先后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等项目。
整合资金9.42亿元,实施“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高原美丽乡村”和“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等项目。投入1.93亿元,完成通乡油路、县乡道改造、村道硬化工程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3项,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565.7公里。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46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0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78亿元,年均增长9.7%。解决了1.9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优化布局、聚集产业
工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2015年,湟源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0.48亿元,是2010年的1.39倍,年均增长9%;完成工业增加值7.96亿元,年均增长12.92%,占GDP比重的33.4%。
大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31家企业入驻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五年来,实施锂电子负极材料、矿热炉配套节能技术改造等工业项目151项,完成投资36.7亿元,比2010年增长8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2%。落实企业扶持政策,培育青海众和肉食品等规上企业7家,累计达14家;新增小微企业301家,中小微企业达573家。
挖掘资源、打造品牌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5年,完成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亿元,是2010年的2.23倍,年均增长17.4%。
建成年产2万吨牛羊定点屠宰线,新增商贸流通企业60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238个,城乡消费市场日趋繁荣。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丹噶尔古城二期、日月山二期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强化宣传营销,成功举办“西王母敬拜大典”、“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创意活动。
五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7.4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45倍和2.98倍,年均分别增长13.8%、26.7%。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0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68亿元,年均增长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61%,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改善环境、倡导绿色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及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建成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53个,省级绿色社区5个,“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全面完成。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3.6%,比2010年提高4.58个百分点。投资7.5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平方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治理河道57.12公里,解决了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治试点项目,110个村2.3万户9.51万人受益。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完成318.8蒸吨燃煤锅炉“煤改气”治理,实现县城主城区“煤改气”全覆盖,全县空气优良率达86.6%,大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市最优。
彰显特色、提升品位
城市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22亿元,完成315国道县城段景观改造、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大华西路等27项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实施“微城建”、“微绿化”和综合整治项目,南大街铁路道口、西小路环境整治等工程相继完成,县城重要区域绿化5万平方米,对95%的老旧住宅和既有建筑实施了节能、外观改造,县城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建设有力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3976套、公(廉)租房2561套。稳妥推进光华片区、涌兴片区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面积达91万平方米,拉动投资17.2亿元。2015年末,城镇化率达42%,比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
为县域经济发展添“暖色”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平稳开局。
今年一季度,湟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125万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1:36.4:4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02万元,同比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38.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12.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99元,同比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8元,同比增长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