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王晓等市领导调研湟源县工作 从三方面重点推进湟源工作
●融入历史文化记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6月9日,西宁市委书记王晓与市领导张晓容、张永海先后来到湟源县高级中学、微城建项目、大华工业园区、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远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调研,并听取县委县政府工作汇报。
王晓指出,湟源县在各区县中,虽然人口最少,但领先的指标、工作的亮点不少,虽然经济总量最低,但工作的标准不低,抓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比较实,取得了可喜成绩。希望湟源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提出的定位要求,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发展特色经济。要把特色经济的主战场放在工业园区上。进一步抓好大华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高标准推动产业发展,尽可能减少低端初级原材料输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层次,珍惜并集约节约利用园区土地,切实增强项目承载能力。要把特色经济的突破口放在农牧产业上。用市场化的理念和产业化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加快调整结构,提高经营水平,在特色化、集聚化、优势化上下功夫,在延伸、拓展上求突破。要把特色经济的增长点放在旅游产业上。抓住用好日月山、丹噶尔古城、扎藏寺景区等旅游资源,融入历史文化记忆,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休闲体验,注重要素组合,加强景区管理,培育和强化旅游业这一增长点。二是要促进城乡统筹。要强化城乡规划的整体性。充分体现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复合发展,体现经济、生态、宜居三大功能的共生共荣,体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调发展的理性增长理念。对城镇未来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等变化的趋势、强度和时间窗口进行研究和预测,合理规划城镇、农村的空间布局。要强化城乡建设的一体性。坚持县城、城镇、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做到既有统一风貌,又有鲜明特色。把宜居放在首位,继续推进微城建项目。以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建设提质升级;加大政策和资金帮扶力度,开展易地扶贫。加大城镇环境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积极开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强化城乡文化的传承性。注重城乡文化的挖掘和培育,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文化乡村。三是要着力深化改革。按照“四个搞清楚”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审慎推进土地改革,既要有条件、按程序、分步审慎稳妥推进,又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晓容指出,下一步,湟源县要依托县情,突出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县情的认识和研究,扬长避短,找准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围绕湟源比较优势和特色,围绕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积淀,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快打造丹噶尔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创建全省、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要发挥农牧交错的地理区位优势,下功夫做好生态畜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凸显生态优势,突出生态保护,努力塑造城市风貌。(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