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15.10.2018  07:59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湟源县巴燕乡上胡丹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利用各类惠民政策和项目资金,发展乡村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系列的举措跑出了该村“乡村振兴”的加速度。2018年,上胡丹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试点村。

  产业逐步兴旺,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实施畜牧养殖富民工程,投资338万元,建成集体经济股份制运作生态牧场1个,带动28户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全村现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6个,其中村集体专业合作社2个,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用土地、牲畜折股入股,通过饲草种植、牲畜养殖、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实现了村集体收入“零”突破,为全县乡村振兴打造了样板,积累了经验。

  生态更加宜居,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先后投资928.4万元,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各类基础设施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先后对全村死角垃圾清理,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乱堆乱放,使村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乡风日趋文明,群众文化生活日渐丰富。通过各类创建活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全村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弘扬。2018年6月,村里的“敬老食堂”正式运营,为全村空巢、独居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提供了一个好的去处。

  治理更加有效,村民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工作,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团结合作,服务群众意识不断增强,为乡村振兴奠定组织基础。全村多年呈现社会稳定、邻里和睦、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活逐渐富裕,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自2016年全村脱贫后,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因地制宜,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全村28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173元提升至2017年的6795元,并于2016年底实现全面稳定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于2017年首次冲破万元大关,由2015年底的7365元增加至2017年底的105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