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立足优势走出特色创新创业路
悦农庄创业咖啡 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汉星 摄
近日,“发现双创之星”主题活动走进福建,通过“讲述双创好故事展现中国好创意”为中国创客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创意诞生的襁褓、匠人技能的舞台、梦想实现的工场。
福建漳州素来有“花果之乡”、“鱼米之乡”的美称,是中国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城市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为福建省生态先行示范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今,在这片物产富饶的土地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正蓬勃兴起,一批具有漳州鲜明特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
英格尔农业科技是一家将科技和农业完美结合的创业企业,其宗旨为“重建人与食物的信任关系”,其创始人林志平已经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专注于昆虫信息素诱芯、诱捕器、诱虫板研发生产事业,其间经历了三次创业过程。目前,英格尔农业立足于自己的所长,在生态农业领域深耕,力图打造全产业链农业服务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在网上卖菜”这一简单工种,林志平将“农技、农资、农事、农商”有机结合,将测试、订单、品鉴、追踪、运输、示范、采购等原本不同领域、不同人做的工作纳入自己的服务平台,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28个环节。公司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是科技部“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单位、教育部“蓝火计划”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漳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有“福建省昆虫信息素开发应用企业技术研究中心”。
林志平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创业一定要从工作中来,坐在办公室里想是很难成功的。创业者们要选好自己的领域,并结合产业的上下游,做深做精,以农业为例,创业听起来好像没有新点子,但正是由于人人望而却步,我就要在垂直领域做成产业互联网。
金钥匙机械的全自动三明治生产线 (资料图)
像林志平这样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的创业者在漳州并不少见,金钥匙机械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其创始人薛从福早期在面粉厂工作,2012年创立焙之道食品,从事研发、生产、经营食品生物酶制剂、乳化剂、果酱等产品,并为达利、盼盼等知名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全套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创新研发的国内第一条蒸三明治自动生产线下线,拥有1项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漳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漳州历来将“双创”工作作为激发漳州科学发展的一大动力,近年来做了多项工作推动“双创”工作发展。漳州市出台了《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十二条措施》、《加快漳州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十条措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文件,拿出干货,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全市建成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待批2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近三年来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70多项,争取经费2.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配套资金达50多亿元,支持400多个市级科研项目,资助金额共8000多万元。
此外,漳州市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与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个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办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立达信LED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漳州分中心等3家科研机构,“两个落地”(重大科技成果和科研机构落地)工作成效居于全省前列。
正是在这样大力推进下,漳州市的“双创”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漳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预计超500亿,前三季度统计通报显示增长14.1%,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培育国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2家(含试点),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错年值)达28.82亿,增长14%。预计申请专利达到2800件,有效发明专利达730件,增长32%。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要力争实现“三个翻番”: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翻番,达到8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翻番,超50亿,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翻番,达1400件,力争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记者 郑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