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青海经济发展潮头——我省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综述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社会贡献不断增大,青海非公经济走过了充满温暖、硕果累累的一年。201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950.8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6.2%,比“十二五”末增长11.97%。非公有制经济达到37.5万户,从业人员139.04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1.32%、25.77%。
这是一股被深度激活的“非公”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企业3.56万户,从业人员61.82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42.97%和8.08%;个体经济33.94万户,从业人员77.22万人,比“十二五”末增长19.42%和44.74%。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3%,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0%。全省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总量持续增加,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37.5万户市场主体,用激情诠释非公经济的使命担当,挺立青海经济发展潮头,千帆竞发,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政策加力,引领非公经济加快发展
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意见》的第三板块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要素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规范企业发展、健全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政策措施,为非公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政策是发展的导向,更是发展的支撑。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的意见(试行)》。各市州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非公经济发展。
省有关部门主动作为,优化政策体系,从政策指导、项目资金支持、促进“双创”、工商登记、规范收费、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合力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在政策制定、资金项目、协调服务上精准“发力”、持续“给力”,适应非公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在太阳能风能电站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PPP项目等方面,努力扩大建设计划,并在引导资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
自2015年以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先后研究出台10余项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累计安排8.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132个非公企业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有力推动了非公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年多来,全省安排非公企业常规风电、光伏项目125万千瓦和23万千瓦,分别占全省总容量的38%和18%。2018年,安排非公企业贷款贴息1093万元,服务业引导资金7595万元,争取6个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补助资金3000万元。这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希望‘一次跑’‘一次办’。”这是众多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高效服务非公企业发展?我省着力释放改革红利,把“放管服”改革作为重要内容。
一方面,大力精简审批手续,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10次集中清理,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消减67%,目前省级保留26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清零”,并调整取消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另一方面,全力推进“一站式”审批,省州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了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
“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给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为我们企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作为青海路桥建设行业首个民营上市企业的“掌门人”,金生光建议,紧紧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企业IPO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和优惠政策的大好机遇,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及时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省有关部门也在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给力”。省发展改革委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取消3项行政许可事项。完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编制公共服务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了对现有89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流程”动态管理。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9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府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集中受理、一站式审批。全面建成以省级服务平台为枢纽、20个窗口平台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服务体系趋于完善。
政府提升服务,企业反哺社会
大力促进民间投资、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着力优化信用环境、创新驱动提升质量、搭建融资对接平台……这些具体务实的举措不仅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促投资。坚持每月一调度、一督导、一对账、一分析、一通报“五个一”机制,今年1-9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这些为非公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
降成本。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修订发布《青海省定价目录》(2018年版),将我省实行政府定价的项目10类30项,调整为13类25项。全面取消临时接电费,减免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
拓渠道。着力推进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开展直接融资。截至9月末,36家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实现融资32.20亿元,其中,青海股权交易中心为4家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融资0.93亿元。同时,成功推动聚能钛业在“新三板”挂牌,截至目前,省内非公经济主体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4家……
就在前不久召开的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获得了“社会扶贫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随着企业发展逐渐壮大,我们更应不忘初心,反哺社会。”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董事长邵勇说,作为社会扶贫帮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而且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捐款捐物,更多应该考虑扶智与扶志相结合。
2016年以来,省工商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精准扶贫行动。截至今年6月底,参与“双百”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企业(商会)有558家,帮扶贫困村1290个,投入资金近7亿元。促成政策性金融支持青海省“双百”精准扶贫行动,与省农发行签定了《政策性金融支持“双百”精准扶贫行动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为2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近10亿元。
另外,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六省市工商联建立援青省(市)工商联扶贫协作机制,先后在产业发展、扶贫帮困、生态保护、人才扶持、民生改善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涉及资金达3.72亿元。(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