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源园区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大格局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过一年探索,澜沧江源园区试行科学研究、自然观察、环境教育和社区发展,构建了“全民参与共建共管共享”大格局。
澜沧江源园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内,包括莫云、查旦、扎青、阿多、昂赛五乡19个村、62个牧业社,8522户36297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园区内3449户贫困户实现“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全覆盖,组建19个管护大队、64个管护分队,通过“摩托车+骑马+徒步”的巡护方式,实行每日定点巡护、每15日集中巡护制度。培训64名牧民监测员在方圆2000平方公里区域内布设100台红外相机,捕捉有效照片达25万张,并在全球首次记录到雪豹交配影像,首次证明在青藏高原东部金钱豹和雪豹栖息地重叠,首次证明金钱豹实现种群的本地繁衍。针对野生动物伤人、伤家畜事件,澜沧江源园区率先在昂赛乡年都村试点“县财政支持+NGO组织资助+群众投保”的方式,筹资设立“野生动物损害保险基金”,按照“审核员调查取证—管理小组判定损失—管理小组审核筛选—全村公示—兑现补偿”的程序,截至目前,已登记野生动物造成损害事件17起,正在进行集中审核补偿。
积极探索牧民生态收益新渠道,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使牧民开办农家乐、帐篷宾馆,出售手工艺品、租赁马匹、提供向导服务等方式实现增收。全民动员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杂多县累计投入资金1650万元,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治理,坚持“生态文明从娃娃抓起”,全县21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垃圾换文具”活动,各学校学生1.1万余人次参与“垃圾换文具”活动。园区内各乡镇实行网格化垃圾处理模式,村社及省国道沿线设置垃圾回收点138个,由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社区、居民小区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模式,逐步实现“垃圾不落地,出户就分类”。(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