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师傅孙保的幸福生活

29.09.2015  15:05

  

   如今,在各种新式爆米花设备的冲击下,传统的爆米花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在我市平安区,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位年纪大约60岁,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爆米花的老人,没错,他叫孙保,从刚开始尝试爆米花至今,他已经整整坚持了30年。每到一处,人们总会亲切地喊他一声“孙师傅”。

  一辆小三轮车、一团炉火、一个风箱、一口黝黑的爆米锅,一声宛转悠扬的横笛声……这就是孙师傅用来爆米花的全部家当。孙师傅是我市互助县红崖子沟人,60岁,今年是他爆米花的第三十个年头。

  据孙师傅回忆,刚开始爆米花,完全是为了讨生活。他说,80年代那会儿,人们的生活还是很困难的,单靠种庄稼根本填不饱一家老小的肚子,为了在闲暇之余能多挣点钱贴补家用,他便想到了爆米花。村子里一户人家有一口爆米花锅,闲置不用,他就设法低价买了下来。随后,他自己动手做了装米花的专用口袋,又在家里反复琢磨,尝试着爆了几次米花后,才信心满满地走出了家门,开始了真正的爆米花生涯。

  他还回忆到,以前爆米花,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一锅爆米花只要一角钱,可即便是这一角钱,很多人家都是拿不出的。最后,他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用粮食换。爆一锅米花,就收一小碗粮食作为报酬,很多人家也都欣然接受。这样,一天下来,他也能收到几斤粮食了。通过慢慢积累,等收到足够的粮食后,他再想办法换成钱。

  讨生活很辛苦。有的时候离家太远,晚上不能及时赶回家,他只能借助在别人家。一天忙下来,又累又饿,而他带的干粮早已吃完,那个时候,好心的主人家往往也会给他一口吃的,为了回报主人家,他会主动替主人家爆几锅米花表示感谢。可是,并不是每次都能这样走运。有一次,孙师傅推着手推车走到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正当他找到一处宽阔的地方“安营扎寨”之后,突然下起了大雨,孙师傅来不及避雨,车上的煤炭、粮食都被淋湿了,自己也被淋成了落汤鸡。这样的经历,不计其数。

  即便是这样,孙师傅也都没有放弃,一旦放弃,就意味着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除此之外,孙师傅又说,多年下来,他经历了很多,被人帮助过,也帮助过别人;体会过人心冷暖,但也感受过人间真情。在他生活最困难之际,也是这口爆米花锅,让他的生活有了改善,他已经对这门营生产生了感情,如果让他突然放下已经陪伴自己多年的老锅,他还真有点舍不得。

  “要爆啦!”孙师傅吆喝一声,边上的人急忙散开,只听“嘭”的一声闷响,爆米花出炉了。前来买爆米花的人笑盈盈地从孙师傅手中接过爆米花,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就吃。要说这种老式的爆米花,小时候最喜欢听的莫过于“嘭”的声音,特别是机身在火炉上转圈时发出咕哧咕哧的声音。“别小看七八岁的小孩子,还是他们买得多。”孙师傅乐呵呵地说。

  等了近半个小时,孙师傅终于闲下来了。他顺势从身边拿起横笛,边抚摸边说道:“迄今为止,我已经用坏了5口锅了,这是第六个。一口老锅,一支横笛,它们就像两个忠诚的老伙计一样,不论刮风下雨,陪伴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如果身体允许,我还想多干几年,等有一天实在干不了了,再歇下来。”说完,孙师傅发出很爽朗的笑声,脸上也尽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