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学习也爱上学校
青海新闻网讯 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中有一名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学之苦对每个学子来说在所难免,但是这种苦在当今的学生身上变成了一种甜,浸润在乡村学子们的日常里。
日前,记者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初级中学,眼前的一切一改我对乡村学校陈旧的印象。宽阔的操场、洁净的食堂、整洁的宿舍、宽敞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若是不知道这是个乡村中学,我甚至会误以为这里是某大学的一个学院。
除了学校环境现代化,老师们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变。“在这里,老师们不仅是任课老师、班主任,还有可能是社团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副校长王鑫说。让老师们这样身兼数职,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国家近些年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促使学校强化了对学生教育方式的革新,进而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同时,由于乡村中学很多学生都住校,老师的工作职责也不仅要教好课,还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上的一切。
新的职业要求下,老师们在教学之外的长处也都派上了用场。很多老师将业余爱好和特长运用到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贾秀英老师可以说是有代表性的一位,她本职是英语老师,还是心理咨询师和瑜伽社的教练,“我们学校有28个社团,有些是本校老师以自己的特长教授,有些请县少年宫的老师上课,每周三下午就是社团活动时间,让学生们陶冶情操,发展兴趣。”
初见她,这位青春靓丽、充满朝气的90后,让我觉得她像个大孩子,真有点质疑她能不能管住这些青春期的学生?来到操场上,四位女生老远就跑过来,亲热地抱着她说:“你是不是想我们了,来看我们上体育课?”问到她们对老师的印象,女士们个个欢语如珠:“贾老师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她很少绷着脸,即使我们犯了错,她也不训斥我们,所以我们都听她的。”
贾秀英与八年级二班学生聊天。摄影:赵睿 在学生面前不威严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听话?带着这个疑惑,记者和贾老师来到她的心理咨询室,一进屋各种心理辅导的用具让我大开眼界,沙盘、玩具、书籍、减压沙袋……丰富多彩。“你别看这些如同儿童玩具的小东西,使用过程就是做游戏,可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心结。”心贴心,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乃至依赖,学生当然会听话,这种管理学生的方式让我耳目一新。操场从沙土地变成硬化平地,教室从漏雨跑风到冬暖夏凉,吃饭从端碗站着到可容纳900人同时坐着就餐,住宿从睡大通铺到拥有独立单人上下铺……这些硬件的显著改善,贾老师从自己的学生时代一路亲历到自己成为老师。“现在乡村学校的硬件条件确实太好了,我儿时就在乡村学校读书,那时候不但学习环境艰苦,乡村教师的待遇也差,而我当老师时,2013年刚毕业代课时每月拿到手2800元,现在是4900元,还能享受乡镇工作津贴、交通补助等福利,不过要教好学生花的心思也更多了。”
贾老师所说的“花心思”,并非只是想法子了解学生,和他们建立深刻的信任,大家欢欢笑笑地生活就完了。“这些只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学知识是艰苦的过程,我们用这些创新为他们减压,就是让他们放下一切负担爱上学习。”没有到过教室,我想不到教室的桌椅早不是以前横平竖直的摆法,而是岛屿式的。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团队,各组轮流上台讲授课程的一部分,小组间有竞赛、有游戏、落后的一方演节目作为处罚,老师负责点评和纠错,这就是如今的上课模式。“我们是课堂的主人,当好这个主人,我们就是知识的主人!”八年级二班的陈玉婷说,她和同学们就是这样爱上学习的。
爱上学习也爱上学校,乡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学校如同他们的另一个家,一个学得好、住得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健全了心智,那份内心的温情让他们在苦学的日子带着甜味,也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有了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