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调研行:车间里的笑声
7月3日,艳阳高照,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党员活动室的车间里,十余名妇女工人正穿针引线、脚踩缝纫机、手持熨斗,制作和包装民族服饰,小小的车间里显得很忙碌。
本康沟村是化隆县扎巴镇的重点贫困村,全村共有112户447人,其中精准扶贫户32户115人,耕地90公顷。村民的经济来源有传统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外出务工。
2015年10月,省司法厅驻村“第一书记”张吉青带领精准扶贫工作队走进这个处在脑山地区的小村庄,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走访了解,他发现村子里每户人家的情况都大致相同,多是家中丈夫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在家,由于留守妇女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闲在家中。
“了解情况以后,当时我就想利用这些留守在家中的妇女来干一些活,既可以让她们在闲暇时间有事做,又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些额外收入,脱贫攻坚的‘道路’首先就从这里开始了。”张吉青回忆着起初的想法。
在省司法厅工作的时候,张吉青刚好在监区有做过服装加工的经历,再结合本村留守妇女的实际,他便决定为妇女们培训缝纫技能,有了一技之长,不管是自己开个裁缝店还是外出打工,都有了一份保障和收入。
接下来,青海省西川监狱为本康沟村捐赠了缝纫设备42台及蒸汽熨斗、布料、线材、机油等配套设施,并与化隆县就业局沟通后,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为50名村民免费提供了为期40天的缝纫培训。
“起初,我们并不是很有信心,为了提高妇女们的兴趣,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线和布料我们提供,培训的时候她们自己缝制的作品就归自己所有,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缝纫技术的一步步提升,妇女们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参与人数也逐渐多了起来,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吉青说。
村子里掌握技能的人多了,工作队就想把缝纫设备给利用起来。此时,化隆县群科镇的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正好在以“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的模式,寻求合作伙伴,双方经过考察协商后,一拍即合,就决定了深度合作。
“村里的姐妹们有的还担心会不会做不好,当我们去了工厂看到工人们的技术和我们的程度差不多以后,大家立马有了信心,相信肯定干的会比工人们更好。”作为村里妇代会的主任,钟连喜成为牵头人,发挥作用,主动提出要带着村里的妇女姐妹来车间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车间场地却成了令张吉青头疼的问题,在西川监狱的支持下,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暂时将村党员活动室改造成服装加工车间,3月份进行培训和试生产,5月份实现全流程加工,准备在这间小小的车间里带动全村的发展。
30岁的郭媛玲家中有五口人,是村里的贫困户,两个孩子分别上小学和幼儿园,还有年迈的公公需要照顾,家中0.4公顷的庄稼地只够自己食用,全家每年只能靠丈夫外出打零工的一万元左右收入,给两个孩子交完学费,也没有多少剩余。
“我培训完后,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我前前后后做了三十几天的活,拿到了近两千元钱的工资,用这钱给孩子交了学费,减轻了家庭负担呢,以后我就想着在这边好好干,既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对像我这样的妇女来说,真的是件好事呀。”郭媛玲边给裤子锁边边说着。
目前,服装加工车间实行的是分工序计件工资制,每一件服装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各个工序依照难度不同在生产之初就制定好各自的工序工资,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多能多得,车间为哈尼福公司生产的裤子也已销往国内外市场,并获得客户的认可。
车间的工人们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每年就能拿到五六千元的工资。“我们要做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即便脱贫时间到了,也要让产业一直留在村里。”这句话一直挂在“第一书记”张吉青的嘴边。“下一步,村里计划争取项目投入新建一个正规的服装加工厂,强化与服装公司的加工合作,培养村上自己的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使服装加工厂逐步走向正轨,成为村上留守劳力脱贫致富的一项主要增收来源,逐渐形成以我村为中心,辐射周边。”(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