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什扎:龙达舞带来的祥瑞
只要没过正月十五,在化隆县塔加乡牙什扎村,你都能有幸看到龙达舞。
都说藏族群众生下来就会唱歌跳舞,这一点在牙什扎村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即便不是在正月期间,不需要刻意组织,在牙什扎村随处可见舞蹈者的身影,不仅仅是年轻人,历经岁月沧桑的老阿妈、老阿爸也会加入到藏舞的队伍里。他们对舞蹈场所的选择并不是那么苛刻,甚至在自家的屋顶上也会来上一段。
每年春节期间,牙什扎村都会精心挑选出四位强健的男子,他们要装扮成狮子、大鹏、龙和老虎。这四只凶猛的动物,分别是龙达(风马)中的四个祥瑞之物。四位男子的扮相并不复杂,主要靠面具和道具完成,比如狮子,其实外形和汉族地区的舞狮子没有什么区别。有所不同的是,牙什扎村的龙达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舞蹈,不是用来取悦观众的。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扮装成的四个祥瑞动物,需要到每家每户都跳上一支舞蹈,以神灵的化身给人们祈福免灾。
牙什扎村是青海东部的一个藏族村落,据说形成于吐蕃时期。那时,由于吐蕃上层贵族间发生战乱,刀光剑影,战马啾啾,喊杀声震耳欲聋,其场景远超过任何一部武打片。不少人为躲避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走向遥远的未知世界。西藏桑耶就有这么三个兄弟,他们的名字分别叫谢藏尼玛、谢藏达瓦、谢藏若赛,他们翻山越岭,一路东行,一路上吃尽了苦头,甚至还遭遇了狼群。
最终,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化隆牙什尕谢新村,总算找到一个临时落脚的地方。不久,他们又继续往东,在阿岱的巴萨建起了自己的窝,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后来,藏王后裔加央来到牙什扎的阿岱昂弘扬佛法,在阿岱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帐篷寺院,称作加央贡寺院。公元782年前后,加央与谢藏尼玛、谢藏达瓦、谢藏若赛的后人谢新阿约经过多次商议,决定把帐篷寺院搬迁至现在牙什扎村坐落的地方。后来,寺主为了让僧俗两众有各自清净的空间,遂在元末明初迁至离牙什扎7公里的地方建寺。所以说牙什扎的形成与加央贡寺院是密不可分的。如今,牙什扎村仍存在一个玛尼康,它的前身就是密咒院。此外,村里清朝初期就探寻到自己的天葬台,有着传承齐备的天葬仪式,天葬台不远处,是同样历史悠久的卓玛奔康、三大拉泽垛。
牙什扎地处化隆县最东段,是两省三县的交会处,牙什扎村属高原山窝地形,群山环绕,群峰连绵,牙什扎就在山腰处,整村主要由庙宇式的玛尼经院、四合院式的普通民居建筑群构成,村中小巷多而曲折。村落的选址也给村民造成吃水不便,村里至今还没有接通自来水,全村饮用水之前靠村里的一个泉源解决,但目前也是日益枯竭,打满20公斤的水需要一个多小时。虽然牙什扎是一个极度缺水的村落,但周边植被覆盖率还很理想,离村不远的山谷中还有大片林场以及丰富的草场资源。
牙什扎村并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输出劳务和外出采挖虫草,原始产业依旧是结构单一。无疑,缺水影响了牙什扎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即便如此,也没能影响到牙什扎人的乐观,他们除了每年春节的龙达舞,每逢过年、婚嫁、迎宾、祝寿、添丁和少女成年礼时,还会跳“则柔”舞。
“则柔”意译为“戏嬉”,是以歌传意,辅拟动物状的歌舞表演。演出者边唱边跳,动作由简到繁,动作整体幅度较小,表演方式多为男女成对,最少也得两人,多的有12人。演出开始后,演员们从两面出场,或穿插,或对舞,或排成一路圆形,场面随时变化,动作粗犷熟练,比喻生动细腻,表情奔放,气氛热烈,表演内容主要是以歌伴舞的方式歌颂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无限崇敬之情。“则柔”在安多地区已有400余年的传唱历史,具有广泛的民众性和社会基础,风格独特,表现丰富,其品种、曲目的储藏量很大,居藏族舞蹈之首,在藏族舞蹈艺术中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则柔”的古老性和深邃内涵,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都体现出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以很强的凝聚力、激发力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在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出它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