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加快我省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
走进乐都区碾伯镇邓家庄村,一座座蔬菜大棚错落有致,而棚里种的大多是正等着收获的乐都辣椒。正在大棚进行技术指导的蔬菜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张祥林介绍:“乐都许多蔬菜种植户的大棚内都安装了‘温室环境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只需一个按钮,农户就能了解和控制自家大棚的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他说,比起以前,现在菜农的工作量小了许多,就拿浇水来说,滴灌技术已成熟使用,现在通过施肥罐,还能实现水肥一体化。这些都让农民在温室大棚里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和新修订的农业法和农技推广法精神,解决我省科研教学推广中存在的“脱节”问题,结合多年来农牧业科技创新实践经验,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依托省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优势力量,组建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县项目及模式组建县级产业技术推广平台和科技示范应用平台,通过有效对接建成了省、县(市)、示范户、辐射户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通道,不断加快提升农牧业科技转化及服务能力,切实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科技水平。
记者从省农牧厅科技处了解到,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启动后,依托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海西州农科所,由产业领军人物牵头组建了油菜、马铃薯、蔬菜、蚕豆、牛、羊、饲草料、枸杞、生猪等9个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共组建了47个相关产业技术功能室,聘请9名省级产业首席专家、47个功能研究室主任,省级平台科技人员达到166人;按照示范县运行模式建立了由县级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推广员构成的县级平台,27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县全部落实了产业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推广员,完成了每县50-100名技术推广专家和农技推广员遴选工作。遴选技术指导员1973名,选聘省县级专家215名;各县按照示范县运行模式建立了由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构成的应用平台,每个示范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3处,500-1000户科技示范户的遴选工作。27个补助县共培育科技示范户18957户,辐射带动农户289570户;认定科技示范基地70个。
“与科技平台联合后,基地从之前的5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4000亩,产量从1400吨增加到12000吨,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露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在湟中县瑞青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对我们讲述了科技平台对合作社极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目前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已在乐都、平安、互助、大通和湟中建立五个示范县基地,形成了连接生产农户、合作组织和企业的技术链条。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科技无处不在。
农牧厅科技处副处长毛建梅告诉记者,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启动以来,在各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省级平台组织构架基本完成,已组建了一支吸纳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各类技术骨干的创新团队。各产业省级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趋势,立足区位优势,突出特色产业,确定本产业分县分区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给县级平台开展技术推广提供了有效指导。产业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成员开展务实协作,破解技术难题,强化了农机农艺、良种良法、节肥节水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农牧业生产从单一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应用,单项技术发挥作用向综合技术整体效应的转变。其中,油菜省级平台制定的5年技术支撑规划对全省生产实际和存在的技术问题认识深刻、把握到位,油菜制种方式实现了新突破,地膜覆盖技术、配套综合防治、三甲害虫措施在全省首次得到应用,提升了制种水平;蚕豆省级平台攻关的品种选育、化学除草、加工增值技术等3项技术对解决蚕豆机械化收割、降低人工除草成本和延伸蚕豆产业链条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对4个对接县的13项主推技术展开了推广指导;蔬菜省级平台建立QQ群,发布信息31条(次),解决基层技术问题52次,编制完成了涉及18大类、107个蔬菜品种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规范;马铃薯省级平台在抓好5个对接县同时,扩大服务范围,对平安、化隆、乌兰等9个县马铃薯生产技术开展了指导;牛产业省级平台引进国家体系技术8项,对牦牛补饲技术研发、大通牦牛无角品种培育等8项技术进行了转化研发与攻关;羊省级平台服务5个对接县外,对贵南、同德、海晏、玛多等6县的肉羊(羊绒)产业技术工作进行了指导帮助;生猪省级平台先后30多人次赴各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指导开展了“仔猪补饲技术”等10项主推技术推广工作,引入高性能种猪21头投入产业对接县,搜集甄别了13个方面的技术需求,形成相关调研报告6份。
省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5年,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将最终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动协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建立政府主导,成果转化便捷,科研教学推广紧密衔接的省、县、乡村示范户三级农业技术研发、集成、推广、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形成支撑现代农牧业科技工作的完整体系,产生和释放出巨大的聚合效应。
“绿色证书工程”为农牧民致富助跑
杂交油菜和马铃薯是平安县石灰窑乡下法台村的主要农作物。6月以来,村里的党员活动室每天都坐满了来参加培训的绿色证书培训学员。平安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老师们带着种植、管理新知识前来授课,教室里一双双眼睛紧盯着演讲版,因为上面有农民们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近来正是农作物的生长旺期,如何防治病虫害是这节课要讲授的主要内容。
“像这种虫就是油菜的露尾甲,6月份进入为害盛期,花中有很多卵和幼虫,幼虫为害期20天左右。成、幼虫取食油菜花朵的花粉、花蕊、花柄等,致使蕾、花干枯死,难于正常结实。成虫为害重于幼虫,可用敌敌畏、乐斯本等药打药防治……”一堂课结束后,老师又带着学员们来到了油菜种植基地,教他们辨别几种常见的病虫害,为他们答疑解惑。课堂理论学习加课外实践操作,这样的培训模式正是种植户所需要的。
每上一节课就会学到很多知识,每上一节课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培训班中听课最认真的学员要数田玉德,他不仅笔记记得最详细,给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最多,通过知识积累、举一反三,田玉德感受到了培训班实实在在的好处。“瞧,今年的油菜长得多好!这多亏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年都拌种、选用好品种。”田玉德站在地边欣喜地对记者说到。他家种了3亩杂交油菜,三年来,除了油菜的产量高这一明显的改变外,他学会了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生产期间得了什么病?发生了什么虫?用什么药?如何配药?如今他自己就是田间医生。
一天的培训结束了,令学员们欣喜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次日早晨,大家统一乘坐公交车来到了距离平安县城50公里的互助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这里,各种技术创新成果令学员们眼花缭乱——形态不同,色彩斑斓的辣椒,巨型南瓜、青翠欲滴的芹菜、白色茄子、还有藤条一样爬满架子的西红柿……讲解员每讲解到一处,学员们都会露出新奇的眼神。除了核心技术的展示以外,学员们还参观了树莓育苗、娃娃菜育苗等参观区,大家感触颇多。农业发展的巨大成果就是科技助农的力量,开拓视野、打开思路,长见识、学文化,“绿色证书”培训班的学员们通过学习、实践、观摩,找到了差距。
田玉德信心满满地说:“作为一名农广校学员,科技示范户,带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利用科技发家致富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肯定,我感到非常荣幸。科技路上无止境,今后,我一定尽自己所能,向老师和技术指导员多学习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并及时传授给周围农户,让乡邻们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记者从省农牧厅科技处获悉,根据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省农牧厅从2011年开始实施“绿色证书”计划,每年培训1万人,到2013年,承担“绿色证书工程”培训任务的33个培训机构,已为我省农村牧区培养了3万名具有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这些人大多数已成为我省农村牧区带头致富、带领农牧民群众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骨干力量。
“绿色证书”工程
我省“绿色证书”工程,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职业农牧民为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发展现代高原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开设专业。开设专业有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设施农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农牧业机械管理、水产养殖、草原管护、中藏药种植等,每个专业设有4门课程。办班形式采用乡镇村建班,每个班学员为50人,学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县级以上(含县级)“绿色证书”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并经过本岗位规定期限的实践考核,在生产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由本人申请,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政府审查,由项目县政府发给“绿色证书”,报省农牧厅备案。
为加强对“绿色证书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农牧厅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组织开展经验交流、研讨和督导检查等工作,县级农业部门按照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点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落实培养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单位和青海省农科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负责专业师资的提供,承担重点课程讲授和实习指导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承担“绿色证书工程”的培训单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技能培养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教育、培训、示范、推广相互衔接和促进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定期按照不同区域和专业培养了大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了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并积极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环节。
农民免费的“大学”
无论窗外的风景是雪花飞舞,还是阳光耀目,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广校的这间教室里,气氛始终热烈。50名来自大通县青林乡的种植大户们在这里聆听由县农广校老师讲授的现代农艺专业种植技术课程,在这里接收现代化的农业气息……
根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部署,2013年省农牧厅在大通、互助、乐都、格尔木四个县市,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四县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开设设施农业生产、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现代农艺技术、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5个专业20个班,培训职业农民1000人。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地——大通农广校,深知肩上的责任,积极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在2013年11月通过层层选拔上来的首批200名学员按所报的专业分成4个教学班开始免费(免学费、免吃住)为期三年系统的涉农专业课程学习。在首期集中授课中,农广校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农民学习的特点,摒弃填鸭式教学方式,采取圆桌式的互动和启发式的方法,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员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员们饶有兴趣地学习着各门基础课程。
今年5月底,大通县农广校组织部分学员远赴陕西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通过走出家门外出考察观摩学习,既拓宽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视野,又学到了许多现代农业的相关知识,借鉴了发达地区的经验,激发了参训学员调整种养结构和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并在学员所在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和认定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为职业农民的形成保机护航,大通县政府在今年3-4月份先后出台了《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及《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暂行办法》,不仅有政府、财政的支持政策,而且有劳动保障、国土资源、科技成果转化、税费减免、证照办理、信贷融资、商业保险、项目倾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两个办法出台后随即产生了积极的效果,4月底认定了308名具备初级资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种植业214人,养殖业94人,成为我省第一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认证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俨然已成为我省农牧民的免费“大学”,经过历练,学员们将成为有学历、有能力、懂管理、善经营、会技术的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