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一优两高”描绘新青海壮美画卷
今日三江源绿意正浓。省生态办供图
今日视点
经历过奋斗的艰辛,才能品味出收获的甘甜。
光阴荏苒,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收获了累累硕果,也在砥砺奋进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要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
省委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新要求新部署同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青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深化省情认识,在深入实施“五四战略”的同时,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突出省情特点和比较优势,作出了“一优两高”战略部署。
“一优两高”是青海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际行动,是在新起点上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再部署、再动员,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建设新青海具有十分深远的重大意义。
全省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设和谐美丽家园
青海省湿地面积有814.36万公顷,居全国首位。格尔木市湿地总面积144.9万公顷,居青海省首位。40岁的杨红霞,是格尔木市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镇多尔玛村的一名生态湿地管护员。杨红霞自小长在湿地旁,对湿地充满感情,平时除了管护好自己的“责任田”,还带领周围邻居、牧民一起去捡垃圾、巡山,给他们讲一些环保政策、管护政策,共同守护自己的美丽家园。
如杨红霞一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青海干部群众深知,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只有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多年来,青海人民紧扣省情实际,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绿水青山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关系、制度建设和行动自觉的关系、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精心安排、扎实落实,与生态相关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从三江源到祁连山,从青海湖到昆仑山,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明显向好。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总体方案制定;与中科院共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编制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5个专项规划,生态管护员实现“一户一岗”;五级河湖长体系全面建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通过国家技术审核,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全部注销。
尤为值得一提是,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比2002年增长34倍,藏羚羊、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均比保护初期增长2倍以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恢复增长;完成营造林27.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广袤高原生机勃发,各族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提升。
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新青海正在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全面调整产线结构,关停部分低效落后产线,凸显规模效益,优化品种结构,将年产钢材规模稳定在180万吨。2018年,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停低效落后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调整产品结构、改革市场开发与营销体系,助力企业尽快脱困,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仅仅是个例子,青海干部群众深知,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涉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重大变革,必须转进抓好、抓出成效。
思想观念“大变样”、区域协调“更有型”。青海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领导能力、基本素质在不断转变、提升;宜居宜业“大西宁”、城乡统筹和农业现代化“新海东”、开放“柴达木”、特色“环湖圈”、绿色“江河源”正在形成。
产业布局“更完善”、城乡建设“有特色”。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新兴产业、园区经济持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生活更美好,乡村生活更富足,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更重要”、融入国家战略“有方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青海贡献;把青海放到全国大局中来审视和谋划,找到定位、找准方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在推动和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搭乘高质量发展这辆“快车”,盐湖氯化锂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锂生产线贯通;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50.9%,德令哈光热发电项目填补了我国大规模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空白;农产品、枸杞、牦牛、三文鱼等产业联盟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6%;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旅游关注度持续提升。
青海经济逐步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初春的阳光温暖明媚,青海恒生长者照护中心内,老人们聊天、晒太阳、打牌、下象棋,享受着别样的晚年生活。作为我省第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养融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照护中心功能齐全,还有棋牌室、康复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成为不少老年人的首选。
“过去老人们生病,就要在养老院和医院之间奔波折腾。现在好了,照护中心医养结合后,他们在这儿既能养老又能看病,平时还能和其他老人们聊天、唱歌,身体好心情更好,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他们担心了。”照护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让全省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青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倾力关注民生事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发展。
聚焦精准、尽锐出战,落实各类专项扶贫资金114亿元,制定实施深度贫困地区“2+5+N”攻坚政策体系,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十三五”总工程量的97%,光伏扶贫实现全覆盖,12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3.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3%。
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6.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3.8和4个百分点,控辍保学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深化部省合建青海大学,开启省校共建青海师范大学新模式,青海民族大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就地就诊率达80%以上。继续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完成社保提标扩面任务。
实施乡村环境治理,推进“厕所革命”,建设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公正青海、诚信青海、和谐青海。
……
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全省各族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天,虽有乍暖还寒,更多东风化雨。新青海建设壮美画卷已徐徐展开,让我们凝心聚力,抓住机遇,一步一个脚印,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的征途中收获丰硕果实。(苑玉虹)
视点短评
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
去年,青海省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立足全国大局谋划青海工作、与时俱进规划未来发展,把握新时代青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新时期青海发展的主要矛盾,抓牢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在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基础上,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动员全省上下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
动员令响起,全省各族人民全力开跑。去年以来,国家公园省建设启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局起步,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获批,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在全国前列,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民生福祉方面下狠功夫,呈现出发展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稳步驶入绿色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快车道,迎来“一优两高”新征程的筑基之年。
与时俱进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生态修复到绿化工程,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以科技支撑力提升环境监测监管力,到以政策制度的改革落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青海各族儿女以实际行动彰显“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让青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强大引擎,稳行在调结构、转方式、强基础、增后劲的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以改革释放活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调推进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有效解决突出瓶颈和深层次问题,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响彻高原大地的发展强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倾力关注民生事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平安法治青海建设上不断取得新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群众,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作老百姓的贴心人,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美好。
新时代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就应当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奋力书写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美好画卷。(秦睿)
故事传真
老三样,新盼头
种地,养殖,打工——过去多少年来,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七台村的村民来说,养活一家老小全靠这三样。可聊起最近几年的新生活,村民们口中的老三样,却多了几分新鲜感。
“听着还是老三样,其实早就变了。”说起村上的变化,村支部书记辛子功卖起了关子。
原来,七台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213户846人,耕地面积162.47公顷。作为一个移民村,从1989年搬迁到这里后,村民们的生活就离不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但一年忙到头,地里的收入似乎一直没有增加。
就在村民们琢磨着怎么从地里“刨”出更多钱时,州上的农业专家来了。
“他们想在我们村推广种植绿大豆(蚕豆),但由于从来没有种过,有些村民并不相信靠这能增收,一开始有些难度。”辛子功回忆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进行比较,一社二社的村民种植了推荐的绿大豆,三社四社的村民种上了白大豆。等到秋收时节,大家发现,这个“新玩意”比白大豆早熟,虽然亩产没有白大豆高,但收入却翻了一番,一亩达到2000多元。就这样,很多村民选择种植绿大豆,不仅收入比其它农作物高,而且销路有保障。
观念的转变不仅如此。
今年49岁的张建明是村上的养殖大户。早在1992年起,他就在家搞养殖。二十几年打拼下来,养殖规模也早已从一开始十几只羊的小打小闹发展到七八百只羊。想要进行育肥,饲草料是关键。除了自家种植供应一部分外,张建明还需要购买不少饲草料,但他的供应商十分特别。
“光伏园区会定期锄草,这些草就会出售给村里的养殖户,既解决了园区的问题,也给养殖户提供了便利。”辛子功介绍道。
这样的合作不仅仅发生在园区和村民之间。
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张建明也有着自己的困扰:羊粪如何处理?
家住二社的赵克俭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1公顷地,全部种上了蚕豆。在他看来,如果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蚕豆的品质应该会更好。
一边是羊粪急需处理,一边是想要用羊粪代替化肥。张建明和赵克俭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合作。每年到了施肥的季节,赵克俭就去把羊粪拉回自己的田里。正如张建明说的那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难题,也保护了村上的环境。
种地有了新作物,养殖有了新合作,就连外出务工也都有了新选择,老三样有了新内涵。
“以前村民们打工基本上都得去县城,如今,光伏园区就在村子旁边,在家门口打工更方便。清洗光伏板、锄草、看护,一个月下来,收入十分可观。”辛子功告诉记者。
村民罗成德原本是村上的贫困户,父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作为家中独子,他除了种地外,都得留在家中照顾老人。两年前,他结婚了,妻子在家照顾父母,他到园区务工,去年领到了8万多元的工资,家里的生活一下子有了起色。
村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广,生活品质自然有所提高。为了推动全村发展,村干部也有了新计划。
“2017年,我们村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相比其它几个村子,我们靠近黄河,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去年,村里打造了百亩花海,夏季游客很多。”辛子功说,今年,计划在村上发展农家乐,建温室大棚进行采摘,吸引更多游客。(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