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寻找“东至人”

27.11.2015  18:30

  新华网合肥11月27日(记者陈诺易凌)有生之年,庞金木或许都料想不到,因为机缘巧合,身为普通农民的他正促成古今人类的新一次“牵手

  在石头山上修羊圈时,厚实的泥土里翻出了白色碎骨块,凭借着业余知识,他猜测挖到了化石,很快向文物部门报告。

  接下来许多年,庞金木所在的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的汪村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古学家,原本打算修羊圈的山坡也围起了警戒线,成了受保护的古人类遗址。

  在这个青山环绕的皖南山村,约有几十户人家,村庄背后的这座小山灌木丛生。因为化石的存在,此地而后被命名为“华龙洞”,寓意探寻“中华之龙”。

  就在一周前,中国科学家宣布,已在华龙洞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20余件古人类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片和3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这一成果可能代表着发现安徽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最古老的人类——东至人。”负责遗址发掘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说。

  初窥,长达九年的问候

  “发现头骨化石对于很多古人类学家一生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看来,九年间来来去去的同行们犹如“三顾茅庐”,终于叩开东至人的洞门。

  首先“敲门”的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

  2006年7月-9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教授带队,对华龙洞进行了初步发掘,发现1枚人类牙齿、一件人类额骨残片化石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

  根据这次研究,山坡被证实含有化石堆积及钙质胶结,研究人员怀疑这里曾经是一个洞穴,后坍塌形成目前的状况。

  命运难测,没过几年,庞金木老去,韩教授亦因病离世,后继者们接过“接力棒”。

  2014—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东至县文物管理所对华龙洞进行了再次发掘,发掘面积分别为18平方米和28平方米。

  “这两次挖掘运用了许多新技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裴树文“如数家珍”,电子全站仪测绘化石三维位置,通过软件将照片复原成三维坐标,让挖掘更精准,更有效。

  在汪村村,寻“”成为一项全民运动,村民们在年复一年的研究中“耳濡目染”成半个专家。

  村民刘云霞打小不识字,如今却能够熟练地对化石进行分拣、清洗,团队一行村民八人一年忙上四十天左右,“蹲在坑里一挖就是一整天,经手的化石总有上百块”。

  “吃住都在村里,我们都直接称他们教授。”村民庞金水说。他家距离遗址不到两百米,成了考古队临时的家和办公室。庞家夫妇不仅时常上山帮着发掘,也经常在院子里跟“教授”们一起清洗、整理发掘出来的化石。时间一长,村民们与考古队员都成了朋友。

  今年10月11日,考古队和村民从遗址坑捧出一方土胚,清洗过后,一个眉骨清晰的头骨展现在众人面前。一张当时拍摄的合影上,几位考古队员将手一齐放在头骨上,刘武笑得尤为开心,“等了好久,东至人终于现身了”。

  对话,摁下一枚新“图钉

  头骨安静地陈放于黄色锦缎盒子,供媒体拍摄、世人检阅。外型看,头骨尚包裹在胶结中,已经暴露出来的包括几乎完整的眼眶部分、大部分额骨和部分面骨。

  专家介绍,尚未清理的胶结内部有可能还有头骨其余部分,根据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形态的初步观察并结合对动物群组成的分析,确定属于直立人。

  此前中国已在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安徽和县、江苏南京等多地发现过直立人化石,在华龙洞发掘者看来,中国直立人分布地图上无疑要加上一枚新“图钉”。

  “华龙洞遗址距离发现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的和县、巢县和南京汤山等都很近。”刘武介绍,根据地图,与和县直立人遗址直线距离仅为200余公里。

  “之前发现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要么被挤压变形,要么大多数是头盖骨碎片,像东至人这样保存完整的具有面部特征的化石十分珍贵,因为头骨包含的信息比其他部分的人骨更丰富,这对于我们后期无论是还原东至人的样貌,还是研究直立人在中国的分布、演化和变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刘武说。

  在近两年发掘过程中,科学家还发现并采集了数量和种类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初步统计有30余种,其中包括鸟类、龟类和哺乳动物,大约6000余件。目前已确定的灭绝种类有剑齿象、巨貘、巴氏大熊猫、谷氏大额牛、肿骨鹿等种类。

  尽管实验室年代测定还在进行中,专家根据对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的初步鉴定,认为华龙洞古人类的生存时代在更新世中期,与安徽和县直立人时代接近或更早。根据早期研究,和县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5—41.2万年前。

  考古人员同时挖掘出部分石器,并发现一些动物骨骼呈现非自然性断裂,表面具有切割、砍砸、破碎等痕迹,推测称可能为古人类宰杀食用动物的证据。

  “在一处地点同时出土如此丰富的人类化石和石器,这在古人类研究历史上还不多见。”刘武介绍,以往许多发掘现场出土的石器、人骨并非“原产”,而是在岁月长河中“随波逐流”来的,“华龙洞可以看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古人类小社会,是发育相对成熟的人类居住地。

  根据研究,华龙洞附近疑似包括古人类居住地、屠宰场等诸多活动场所,所挖掘出的人类骨头被猜测至少属于四个以上人类个体,其中包括一个孩子。

  裴树文说,通过对华龙洞的发掘和多学科研究,还将提供这一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方面的信息,进而揭示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适应能力。

  握手,尚需十年或者更久

  “能发现如此丰富的古人类遗迹,是对韩立刚研究员在天之灵的告慰。”周忠和说。在他看来,东至人犹如最熟悉的陌生人,用九年相识,或许要用更长的时间相知。

  “华龙洞只是推开了一扇‘窗户’,现在的研究完全没到揭开人类起源问题的那一步。”周忠和坦言,“预计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遗址的全貌才会有更清晰的了解,此时不应过分放大解读”。

  “窗户”的另一头有着无限的探索空间,华龙洞已被证实还保存丰富的含化石地层堆积,“目前三次发掘无论从面积或者人力来说,都不及当年周口店的规模,一旦投入更多的资源,势必会有更惊人发现”。

  如今穿过一段碎石路,便来到华龙洞所在的其貌不扬的山坡。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灌木和岩石。几块巨大的岩石下面则是一块平坦的土坑,被用吊线分割为若干区域。就在前几次发掘中,旁边爆破出一个狭小的洞穴,连洞穴顶上都布满了化石,“未来这里将是工作重点之一。”刘武说。

  由于当地多日阴雨,遗址坑内水深近一米,考古工作队已挖出一条简易沟渠加紧排水。刘武等人担忧,随着进一步挖掘,遗址存在坍塌、水土流失、人为破坏等诸多隐患。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称,将尽快制定华龙洞遗址保护规划,设立并聘请业余遗址保护员,对遗址进行长效维护。

  村民们亦摩拳擦掌。“一想到好多万年前,老祖宗就生活在这里,这种感觉很奇妙。”庞金水告诉记者,期待遗址上能早日兴建起一个博物馆,将老祖宗“介绍”给更多人知道。

  如今,庞金木安眠在山上距离遗址不远的地方,“他和化石有缘,就让他安静地见证越来越多的发现,直至古今牵手。”刘云霞说。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