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撑起藏区发展美好明天

22.05.2017  17:44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解丽娜 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青海湖游人如织。

精心制作唐卡。

   近年来,媒体对青海藏区发展的报道数不胜数,其中一则新闻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4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所实施的青海历史上首次规模化藏茶人工种植获得成功。2015年,首个藏雪茶万亩基地在雪域高原建成,从此改写了青海不产茶叶的历史。

  “藏茶”本不稀奇,但产于青海就十分抓人眼球,而新闻背后所透射出的重大意义更加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是藏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全省藏区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支撑性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

  生态畜牧业挑起大梁

  说起藏区,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蓝天、白云、绿草、碧水。统计数据显示,青海藏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5%以上,藏族人口大多数分布在省内6州,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

  基于这一现状,我省大力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扶持建设了20个有机牧场,在102个试点社开展能力提升建设,藏区认证有机畜牧业基地达到400万公顷,培育了8个农畜产品品牌,有力推动了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畜产品主产区之一,也是我省着力打造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在对口援青省山东省的大力帮助下,他们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把产业发展作为提升自治州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努力促使自治州尽快形成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优势,实现了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5年期间,按照“将海北州打造成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全国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先行园、青藏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国际交流园和旅游体验园”的目标,山东省先后投入援青资金44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1.35亿元,建设了集饲草料加工、牛羊繁育、畜产品加工、畜产品拍卖交易中心、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牧草种植试验、观光体验及生态轮牧等功能齐全的示范园。

  该项目的建成,对青海湖地区乃至全省,在畜牧新品种培育、种质利用与保护、高效养殖、标准化生产、重大疫病防治、资源循环利用及高原观光畜牧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海北已初步形成了“州有示范园、县有产业园、乡镇有优良畜繁育基地、村有示范点”的发展体系,形成了示范园辐射带动县级产业园、乡镇优良畜繁育基地、村示范点及牧户的梯级推进、循环互动的发展格局。

  按照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大力支持发展草产业加工。山东省还投入援青资金2000万元,在刚察县建设了年生产草颗粒1万吨的草产业加工厂。在冰雪等自然灾害情况下,该项目可供100万只羊单位,抗灾保畜7天以上,成为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抗灾保畜基地,同时吸引青海湖周边地区农牧民种植青燕麦466.67公顷,退耕还林地种植牧草333.33公顷,订单种植饲草料800公顷,农牧民自筹种植3200公顷。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提高了海北应急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保护了草原生态,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牛羊肉加工独树一帜

  围绕特色优势资源,我省不断加快打造绿色生态产品供给地,牛羊肉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枸杞等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快速发展,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几年前,通过“青洽会”的招商引资平台,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成为上海对口支援果洛的落地企业。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作为一家屠宰销售型企业,何以要把生产线建在如此偏远的藏区县城?企业产品定位和未来市场销售作何打算?

  “选择在原产地建生产线,主要是基于这里最优品质的牦牛肉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五三六九’牦牛肉品牌的打造和未来坚持走原生态、高端产品线路的考虑。”公司总经理陆景华如是说。

  自古以来,青海久治的牦牛在藏区就享有至高的美誉,被尊为“久治贡牛”。企业就是看准了当地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畜牧资源,从而造就了公司生产的牦牛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多氨基酸的独特性质,并获得了国际安全食品典范企业称号,成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指定特供礼品。

  无疑,企业的成功也必将带动当地牛羊肉养殖、生产和销售一系列链条产业的快速发展。

   “借湖”发展收获幸福

  说起青海,就不能不谈及美丽的青海湖。而青海湖作为优势旅游资源,也如甘甜的雨露般滋润着美丽的草原,为藏区群众增收致富送去了希望。

  “这几年到青海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依靠旅游资源,牧民们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海晏县有关负责同志说。

  近年来,随着全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依托境内青海湖、沙岛等旅游资源优势,青海湖乡积极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投身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该乡同宝村旅游协会的正式成立,成为我省第一家村级旅游协会。

  据悉,外观如舞动的哈达的青海湖酒店将于今年开业,届时,美丽的青海湖将因此而更添魅力,让那些心驰神往的人们纷纷约起来,而“靠湖”而居的牧民们也将进一步“借湖”发展,收获满满的幸福与甘甜。

  产业发展的扶贫效应

  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可谓我省藏区的一块亮丽“瑰宝”,其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发挥着扶贫的重要作用。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依靠当地特有的“热贡艺术”,将扶贫产业瞄准了培养唐卡画师。从2010年11月起,该县热贡画院召集了来自青海六州藏区的近百名贫困户的牧民来画院进行五年免费的绘画学习,旨在帮助贫困牧民学得一技之长,增加其收入,同时更好地传承弘扬热贡唐卡艺术。在院学员们不仅可以免费在画院学习唐卡,还能得到每天200余元的生活补贴,五年学期满后还能留院继续教授绘画唐卡。

  一个个成功的典范不断积淀着藏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不断映射出藏区优势资源开发的巨大空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不断勾勒出藏区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明天!

  放眼未来,依托优势资源的藏区特色产业,其发展将承载着更多美好的期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