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旧居年内对外开放 布置为社区博物馆
3月29日,陈独秀旧居内已修缮完毕,院内北房上挂着《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正进行装饰布展。
箭杆胡同20号院的陈独秀旧居,院内正进行布展陈列。
史家胡同博物馆内,陈列着胡同老居民玩过的玩具。
故宫、国子监、史家胡同,陈独秀旧居、老舍故居……这些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文化地标,集中分布于东城区,成为东城区特有的文物文化资源。
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并提升市民的文化权益?近日,东城区文委介绍,该区已通过修缮开放名人旧居、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
据悉,今年年内,陈独秀旧居将开放,展示陈独秀在京生活和《新青年》杂志编辑场景;左安门角楼也将完成原址复建,成为公益图书馆。
复旧貌陈独秀旧居年内迎客
今年3月29日,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院内,不时传来电锯施工的声音。如果不是院门西侧石碑上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陈独秀旧居”字迹,这里似民居般普通。
西临故宫东华门,东与老舍故居隔北河沿大街“相望”,陈独秀旧居与青灰胡同基色一脉相承,加上有居民骑着自行车来往穿行,以及随口的柴米油盐话题,更多了人间烟火气。
事实上,直到2015年9月之前,这里都未与住户作别。与北京旧城中诸多的文物院落相同,历史原因让这里曾住着6户居民,年久失修与私搭乱建相间,原本17米见方的院子内,过道曾不足一米。
99年前,在北大任文科学长(即系主任)的陈独秀在此租住,直至1920年遭通缉后离京逃往上海。
这里也是《新青年》杂志诞生的地方。有住户回忆,当年陈独秀租下的正是如今已修缮完毕的东院,其内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靠街门的小房一间。
“全都是按旧貌恢复的”,3月29日,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工作人员孙艳说,腾退工作结束后,陈独秀旧居的修缮工作是与北大红楼合作进行的,严格按照文字记载和老住户回忆,恢复当年面貌,“比如当年西侧有一间假房,我们也都恢复了。”
虽然还在整理,但旧居的小红门、青砖地以及红漆墙柱等,已初具民国风范。孙艳说,文字中记载着的两棵石榴树也会摆回来;入门后的小型如意门也会恢复。
之后,这里将以陈独秀和《新青年》编辑为主题内容,打造为社区博物馆,“觉得简单把院子腾出来有点浪费”,她说,考虑到周边还有老舍故居、史家胡同博物馆等诸多文物资源,便决定与北大红楼合作,以情景复原、展板等形式,再现陈独秀在此生活和创编《新青年》杂志的情况。
“预计今年年内会开放”,孙艳估计,最快到9月份,这座博物馆就会开门迎客,除免费面向社区居民开放、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外,还会邀请周边学校师生做讲解志愿者,传承旧居内涵。
她更希望,能以此方式实现区域内文化资源由点到面的结合。
用资源旧文化遗存变身图书馆
孙艳等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考虑的,与东城区文委在整合区内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时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本上是保护大家的文化权益”,东城区文委主任王伟东说,自2013年进入全国第二批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如何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文委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为老城区,东城区有诸多先天优势——7.9公里长的旧城中轴线文脉纵贯南北,坐拥故宫、天坛、大运河(玉河古道)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164处国家级、市级文保单位,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
另外,东城区还有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等18.5片历史文化街区,占全市总量43%;北京人艺、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馆等文化资源的标志也聚集于此,是北京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场所、博物馆最密集的城区。
王伟东说,这意味着东城区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保护区内文物的基础上,发挥它们的文化功能。
为此,东城区文委探索了多种形式,修缮后开放的陈独秀旧居是一例,复建后即将在今年9月开放的左安门角楼是另一种方式。
目前左安门角楼正在原址复建,竣工后左安门角楼的建筑面积将达1000平米,使用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分为三层,将打造为公益图书馆。
其中,有一部分图书可以借阅,市民可在全市范围内通借通还;还计划提供部分独本、善本,仅提供借阅服务。
目前,左安门角楼的原址复建初步定于10月30日竣工,之后还要进行布展、陈列等,力争年内开放。
此外,东城区也已整合了故宫、保利剧院等区内社会文化资源,开展了故宫讲堂、儿童戏剧节、国子监文化节等多种文化服务。
王伟东介绍,盘活区内文物遗存资源的同时,东城区文委也引进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拓展文化服务供给形式,例如皮卡书屋和流动图书馆等,让市民能享受到“10分钟文化服务圈”。
【案例】
地点:史家胡同博物馆
“文艺大院”再现旧景讲胡同故事
史家胡同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位于朝阳门南小街西侧,金宝街北侧,形成于元朝的史家胡同因曾在此居住的多位名人——明将史可法、清代李莲英等,被坊间称为“既富又贵”的胡同。
即使将时间拨转到近代,史家胡同内居住的人物也有多位堪称一时翘楚——傅作义曾在此作出是否接受北平和平解放的抉择。
前身曾是“文艺大院”
时移世易,当年过往被浓缩进了史家胡同24号院——这里曾是陈西滢、凌叔华夫妇故居,曾孕育过老人艺,有“文艺大院”之称,后来也曾被改造成公立幼儿园。如今,又成了博物馆。
3月29日,夹杂于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之间,这处两进院落里保留着城市喧嚣中一份难得的清净。沿着灰色胡同而入,推门而见的平房上,有秀气的红框玻璃窗;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地面,鸟笼挂在树上,八哥随意叫几声,便添了情致。
“您来啦?”“随便溜溜,您聊着!”
拄着拐的老人在院内驻足,与走来的李哲打着招呼,“他以前是人艺的老艺术家,就住在这附近”,作为朝阳门街道办副主任的李哲,见证了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诞生和运营。
修旧如旧再现当年
“开始的想法就是修旧如旧”,李哲说,哪怕是院子里的砖石草木,都希望能恢复当年旧景。至于陈列,他们有更宏观的想法,“定位是北京胡同博物馆”,展示的是整个北京的胡同文化。
为此,他们根据上世纪50年代史家胡同的卫星扫描图,制作出一套沙盘模型,精细到院子内的柴火和自来水管。如今这片沙盘被摆在了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内,有整体的胡同景观,也有某个院子的模型,窗棂瓦砾一应俱全。
陈设胡同人家的生活
还有胡同人家的生平,也在展厅内以家庭陈设的方式,展示了上世纪50、60、70年代的不同陈设,“生活是与时俱进的”,李哲说,这座胡同博物馆要讲述的历史既要有名人,也要有柴米油盐的生活,展品也是征集自老胡同居民。
“曾经有一位搬离胡同的老人,从郊区专程来看”,李哲记得,那位老人在一辆自行车前驻足良久,“也许会想起来,当年买这辆车要攒一年工资,遇到个坑都恨不得扛着走”。
而历史的一个部分,就是这些普通人共同使用过的物件,李哲觉得,这也组成了老北京胡同的精髓。
比如修缮史家胡同24号院时,曾用过不同的砖,“这面墙都是老的,拱门是做旧的,对面的墙根都是新的”,李哲一一指得清楚。
他希望,史家胡同博物馆能成为一个索引,让参观者从中发现欣赏胡同文化的线索,而不是止于文艺小资情调。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黄颖实习生郭锰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