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大妈”献血100次总量够为9个成年人换血
○第100次献血
今天上午,56岁的朱月琴完成了自己的第100次献血。16年来,合肥市民朱月琴坚持做着一件事:无偿献血。她无意中还创造了一个“第一”:合肥市首位献血达到100次的女性。朱月琴说:“100次献血并不象征着停止!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盼望能献血到60岁!”
1
今天早上8点多,朱月琴如往常一样来到市中心血站采血室,再一次捐献2个单位的机采血小板。因熟知献血流程,她很快就顺利通过各种检测,成功上机采血。在捐献过程中,她与记者讲述起自己的献血经历。
朱月琴第一次献血是因为一句宣传口号:无偿献血有益健康,救人一命功德无量。1998年9月12日,她第一次走进了献血点捐献了200毫升全血。从那之后,只要身体允许、符合献血条件,朱月琴就定期捐献全血,一年两次,风雨无阻。2008年1月开始,朱月琴定期捐献单采血小板,基本每月一次,坚持至今。朱月琴说:“能帮助他人就是快乐的,献一次血就是奉献一份爱心。”
从首次献血到现在,她已累计献血100次,其中全血17次,5600毫升,单采血小板83次,94个治疗量,献血总量36700毫升。而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为4000~5000毫升,她的献血量,能为约9个成年人换一次血。
2
16年来,哪怕有再多质疑和不解,她都没有放弃过无偿献血,她说:“我的举手之劳就可以救别人的命,我不觉得多高尚,但是我感到很快乐。”
长期以来,朱月琴的家人一直支持她无偿献血。直到朱月琴50岁,丈夫说:“你已经年过半百了,就不要继续参加无偿献血了,以前我们都支持你,现在年龄到了,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
丈夫的反对并没有使朱月琴放弃无偿献血的念头。一凑到机会她就开始给丈夫做思想工作,“我现在虽然已经50岁了,但我的身体还是可以的,能参加无偿献血也说明我的身体是健康的,还能帮助到需要的人,是件好事。”经过多次劝说,朱月琴的丈夫终于同意她继续参加无偿献血。
现在国家延长了多次献血者的献血年龄年限,朱月琴说:“只要身体条件都能达到献血要求,我愿意将爱心延续下去。”
3
2008年1月25日,合肥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立,朱月琴成为协会首批志愿者,除了自己定期参加无偿献血,更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无论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还是酷热难耐的夏季,朱月琴一有闲暇便会来到献血点,为前来献血的市民朋友答疑解惑,讲解无偿献血知识,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帮助他人、拯救生命的意义。
刚开始,朱月琴还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开口,也有不少人认为她是推销商品的促销员,当他们摆摆手离开时,朱月琴也感觉有点难为情,“后来想想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奉献一份爱心,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论劝说管不管用,只要当一天志愿者,我就要坚持一天。”
朱月琴的无私奉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4年至2005年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08年至2009年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0年6月14日被授予“五星级志愿者”的光荣称号。
释疑
献血到底会不会上瘾
对于那些“献血英雄”,个别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献血上瘾了?不献血身体就难过?
市血液中心有关人士表示,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织,执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没有血液,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但是,血液也像其他有生命的生物物质一样,有其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任何一个机体,其血量都是保持相对恒定的,这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保证全身各部分,特别是脑组织和心脏获得充分的血液供应。血量的恒定,包括血浆量和血细胞量两部分的恒定,两者比较,尤以血浆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主要是通过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水的交换而维持的。血细胞的恒定,则取决于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两方面的平衡,献血200毫升,对人体是一个刺激,使血液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加快血细胞的生成。当然,在没有失血或献血的情况下,血细胞的生成仍会像平时一样,有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但总是维持相对平衡的,不可能造成血管发胀或出现其他不适的感觉。
献血后易虚亏、晕倒吗
由于一些年轻女孩想通过空腹献血达到减肥目的,因此晕倒,造成“献血就容易晕倒”的错觉。其实,献血不同于医院里做生化检验中的空腹抽血,因此,建议献血者不要空腹,在献血前还要求两餐饮食清淡。
不少人以为献血容易贫血,献血后需要补血;还有人认为,献血会使人虚亏、伤元气等。其实,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而贫血是一种疾病,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健康人献血也不会出现虚亏、 伤元气。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十分健全。事实上,献血者在离开献血现场时,机体已开始对献出的血液进行补充。数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达到正常水平,不会感到不适。献血者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的日常工作。(李婧美 庞霄 本报记者 付艳/文 郑成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