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吹响精准扶贫“冲锋号”向贫困发起总攻
寒冬,广袤无垠的三江源头一场变革正在悄然兴起,新玉树集结各方力量,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向贫困发起了全面总攻。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源头,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加之自然条件严酷、因病因残返贫、基础设施薄弱、后续产业滞后、生活成本高等原因,扶贫一直是玉树州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4年全州摸底排查时,全州289个行政村中尚有104个贫困村,8.1万贫困人口。今年,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后,玉树州重新核准调查,较去年贫困村减少至73个,贫困人口减少至7.1万人。
7.1万的贫困人口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玉树州要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就要改变以往“一刀切”、“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坚持开放式扶贫,动态化管理,资源整合,项目捆绑,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实体经济、户有分红效益的局面,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并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为此,玉树州根据省委的部署,制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精准扶贫对策,全面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冲锋号”。
突出地方特色,核准精准扶贫对象情况,实施一村一策、一人一策,加强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选派,举办了全州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组培训班,500余名各市县党政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以精准扶贫工作为核心,强化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做好群众工作、农村治安防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事关农村牧区综合工作培训。
截至目前,选派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组已经到位开展工作,驻派干部采取了增加扶贫专干工资待遇、在党旗下宣誓授旗、处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处级和科级干部“双驻”、选派单位一把手担任第一书记等形式,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派驻到了贫困村,确保了“驻”得下、“蹲”得住、“干”得好,还为各市县扶贫开发部门补充两名工作人员,确保了扶贫攻坚力量。建立完善的领导联点机制,厅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户、科级领导包人的精准扶贫工作联点机制。
制定财政金融扶贫方案,瞄准全州贫困人口,加强对贫困村的信贷支持,发展活畜保险,以扶贫开发产业扶持资金为平台,以农牧民现有财产入保为质押,开展“扶贫产业项目资金+保单”的信贷模式,实现1:5的信贷额度。整合金融扶贫资金20亿元用于未来三年精准扶贫,做到扶贫贴息应补尽补,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建立“1+17”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和《玉树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方案》,使全州形成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大格局,各行各业制定了16个扶贫工作方案。
专项扶贫按照省委确定的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目标,对接“十三五”期间专项扶贫资金20.99亿元和金融扶贫资金20亿元,结合玉树贫困地区实际和建档立卡数据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攻坚计划,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通过产业园区建设、金融扶贫、生态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8大类专项扶贫项目,实现精准脱贫。
玉树市利用灾后援建项目,建立了加涅滩省级产业园区,盘活了闲置铺面,扶持了玉树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5个灾后重建贫困村每年可获得厂房及商铺租赁金170万元,使170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均增收1万元,同时引进的四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7000余万元,利润达652万元,解决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700名。
行业扶贫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的原则,形成扶贫攻坚合力,综合协调行业部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的倾斜与投入,畅通行业扶贫渠道,形成各部门各地区扶持贫困地区的合力,其中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农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16个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玉树贫困问题,努力走出具有玉树特色的精准扶贫成功之路。
称多县选取贫困程度最深的村,确定为联合经营的主体,成立特困牧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扎朵镇革新村通过扶贫、整合资金98万元,购置320头母畜,在2011年建立扶贫开发生态养殖合作社,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600头,合作社8户困难群众分享到发展红利,每户20头生产母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扶贫开发以“带畜送出、无畜入社”的经营模式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的路子。
社会扶贫,全州贫困村联县联乡包村扶贫,强化与省内外对口帮扶地区和帮扶单位的联系,争取省内外帮扶地区和各级帮扶部门单位每年至少为联点地区或联点贫困村办一件实事,健全73个驻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帮扶机制,动员其他社会力量扶贫,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
“预计到2018年,贫困人口将减少至2.1万人,脱贫率达到74%左右,人均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按照蓝图规划,玉树全州上下全力奋进。